同时,就连重甲骑兵,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但凡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要不了一刻钟的时间,无敌的汉军铁骑就将出现在战场之上,击溃一切来犯之敌。
可以说,为了将这数以万计的百姓迁移回去,整个汉军集团十余万人也是纷纷严阵以待,其紧迫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大型的战斗。
不过,略略有些可惜的是,对面的魏军似乎一点没有想要阻拦汉军的意思。
非不愿也,乃不能也!
没办法,整个司州到荆州战线,魏军的兵力满打满算才不过区区八万人,这其中还有近半是刚刚加入的新兵。
守城尚且不足,就更别说去袭扰汉军的行动了。
什么?吴军?
正忙着接管江夏和南阳郡的吴军,哪里有功夫搭理魏国。
更别说,两国的盟约里面说得很清楚,只是协助魏国守住现有的国土,将汉军赶出去,如今汉军已经在撤退了,吴军当然没有任何义务继续对汉军进行追击了。
应该说,魏军这边呢是想打却打不过,吴军那儿呢是根本就不想打,于是,在两军的不作为之下,汉军迁移百姓的工作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尝到了甜头的马谡,当即也是看出了两军根本不想与他作战的想法,于是本就慢下来的回程速度再度被“拖延”了起来。
甚至,马谡还请示丞相,在荆州同样施行吸纳民众的政策,把“来了就是大汉人”的口号彻底地打出去。
应该说,这样的口号,虽然对江夏和南阳郡的百姓们没有什么诱惑力,但对于交州的百姓以及那些被吴军赶尽杀绝的山越人而言,却是有着极其重大的诱惑力。
毕竟,这一年多桂阳、衡阳、长沙几郡百姓的生活改变,交州百姓和山越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丞相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是将此令传递到了荆州所部。
而随着“来了就是大汉人”的口号渐渐打响,竟然是直接影响到了士家在交州的统治。
甚至,为此,统治了交州数百年的士家也是直接派出了使者前来与大汉商议。
而这次的商议,也是给了大汉插手交州事务的一个契机,更为大汉对东吴形成半包围态势的想法变成了可能。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司州足足逗留了两个月,马谡这才带着最后的一批百姓回返了河内郡。
至此,整个司州和颍川之地,几乎已经成了一片的荒芜之地。
是的,在劫掠百姓之余,马谡还带着兵马做好事,帮魏国把司州的粮秣给全都割了,在减缓己方粮食压力的同时,还能稍稍恶心对方一手。
至于颍川,那就更加恶心了。
虽然马谡并没有派人回程抢收粮食,但这却更令颍川的门阀世家们恶心——已经丰收的麦子,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人去收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很简单,负责收麦子的青壮们都已经纷纷投了汉军了。
临去之前,谁也没去收那些已经成熟的麦子。毕竟,那些麦子收上来也不会是自己的,还不如直接领了汉军的粮往河内郡而去。
在那里,汉军可是承诺过会给他们分发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的。
于是,这些世家的奴仆们,几乎是一夜之间全都北上,只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给那些门阀世家们。
看着郊外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土地,一众颍川的世家家主们也是看在了眼里,疼在了心里。
当然,别说是一年的收成了,就算再多一年,颍川的世家们也损失得起。
但家主们担心的,却是这样的情况,还不知要持续多久!
于是,如同雪片一般的信件便是被送往了邺城之中。
家主们的意见十分统一,一是要以民众尽快填补颍川的人口缺额度,二则是要尽快完成对颍川的驻防,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
应该说,这样的请求并不为过,毕竟颍川也算是曹魏的重镇所在。
可偏偏,当下的魏国,还真就没法实现。
首先说这填民众的事情。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倒还真不算太过少见。
就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湖广填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