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来自曹魏的反思

可曹叡却是先开了口,道:“今日就吾等君臣三人。今日不同往日,此次不论其他,只为分析此战失败之因。若是寡人坐之主位如何讨论,故两位爱卿且坐下,吾等且细细论之。”

“这。”曹真与司马懿相视一眼,面对曹叡的厚爱,两人的心中也是感激莫名。

不说其他的,两人如今可以说都是戴罪之身,可归于邺城,皇上一不问罪,二不下狱,反而是同席而坐,这份荣耀与信任,就足堪告慰。

越是在人失意的时候,越是渴望得到关怀。而曹叡此刻做的,正是如此。

显然在其父亲曹丕的调教之下,曹叡的帝王心术的确是有些东西。

当然,历史上的曹叡,也从来不是草包。

虽然历史上,后期的曹叡又是大兴土木、又是纵欲无度,甚至还带头磕五石散,但那也都是在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曹魏已经彻底安稳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即便如此,在曹叡还活着之时,也是压制的司马懿喘不过气来。

虽然曹真与司马懿也未必不知道这是曹叡的帝王心术,但帝王愿意对他们这样的败军之将用帝王心术,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当即,曹真与司马懿也是双双抱拳而道:“是。”

随即,两人也是在曹叡对面双双落座。

“先说好,此番谈论,仅限于吾等君臣三人知晓。”曹叡见状,随即也是再度说道:“此间房内,无论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目标只有一个,找到原因,扭转颓势。明白吗!”

无疑,曹叡此言又是给两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之所以许下如此言无所忌的承诺,是因为曹叡很清楚,如果说朝堂之内,还有能看清楚局势之人,必然是眼前的两人,而能够破局之人,也必然是眼前的两人。

闻言,两人也是再度抱拳而道:“多谢吾皇。”

随即,曹叡也是看向两人,道:“如此,那便开始吧。”

话音落,房内却是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倒不是曹真和司马懿不想说,只是两人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才是。

似乎这一仗稀里糊涂的,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就败了。

不过,曹叡倒也不急,只是静静地看着两人,等待着两人的回复。

“哎。”微微叹了口气,司马懿还是主动站了出来。

双手抱拳之间,司马懿便要向曹叡请罪。

只是手未举起,便是被曹叡按下,道:“说了,此番我们只讨论原因,不追究责任。”

闻言,司马懿一时间也有些愣住,但随即也是点点头,道:“是。”

略略沉默了一会儿,重新组织好语言,司马懿这才说道:“微臣以为,此战之转折点,还是在襄阳之失。”

“襄阳不失,我军即可歼灭吴军主力,甚至生擒活捉吴王孙权也非不可能。”司马懿随即接着分析道:“襄阳一失,未免后路被袭,我军只能退守樊城,而东吴之军却是轻易得脱,以致于我军功败垂成。”

“仲达此言不对。”曹真随即却是摇头否定掉了司马懿的分析。

曹叡随即也是看向了曹真,却不曾出言,只是静静地等着曹真的下文。

“根据我所掌握之情况。”曹真随即也是说道:“蜀汉之军应是决议进攻长安、函谷在前,而偷袭襄阳在后。换言之,袭襄阳,更多的是为了配合蜀汉之军进攻长安、函谷,为其争取时间。”

“微臣以为。”曹真看了一眼曹叡,随即却是微微低下了头,道:“此战之败,不在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我军战略之错误。”

战略错误,这几乎就是指责朝堂的最高负责人曹叡,这也就只能是曹真敢说了。

不过,对此,曹叡却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是鼓励地说道:“叔父,请细言之。”

“简单来说,我军错误地估计了蜀汉大军的战力与野心。”曹叡闻言心中也是一松,随即便是接着分析道:“我军集中了太多的兵力想要吃掉吴军,却是对汉军可能的出击疏于防范,尤其是对其破城能力与奔袭之能力,有着绝大的误判。这才导致长安、函谷两处重镇接连丢失。”

“破城、奔袭。”曹叡随即也是反复咀嚼起了这两个字眼。

“奔袭之言,寡人已从军报中得知,当是凉州之军。”曹叡随即也是说道:“虽说成军略快,却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