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马谡也是让麾下做好决死一战的准备。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晚上,马谡却是猛然发现,魏军进攻的烈度,几乎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
即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南面城墙,随着月上柳梢头,魏军的将士们是开始了摸鱼模式:长盾不密,扈从不足,则不行;云梯不固,无箭塔掩护,则不冲;伍行,配列、阵线不齐,则不战!
行动迟缓就不说了,即便好不容易冲到了城楼之下,云梯搭好了,一旁的箭塔也在嗖嗖地压制着城楼上的赵军,可是城楼之下的步卒依旧不急不慢地调整着阵型,以盾牌为前列缓缓登上云梯。
好不容易登上去了,几块滚木礌石砸下来,盾牌兵顿时被砸的摔落下来,而后续的大军不是再接再厉地往上冲,而是齐齐地向后撤,甚至理由都想得清清楚楚:没有盾牌的保护,他们就是赵军的活靶子,以血肉之躯硬抗锋锐之刀剑,智者不取也!
这显然不是魏军该有的战力。
所谓刚不可久乎?
说实话马谡也很是诧异。
只是,随着清晨的再度来临,也是打破了马谡所谓“刚不可久”的猜测。
是的,魏军进攻的烈度又随着太阳的升起再度提升了起来。
难道是换了一批魏军将士吗?
可明明没有看到魏军的轮换啊!
马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很快马谡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
虽然这一夜的战斗并不算激烈,但到底一夜未睡,不少战士无论体力还是精神都已经快要到了极限。
当然,没有马谡的换防命令,将士们依然坚持着,宛如一个年老的巨人,挥舞着破败的铁锤,试图挽救自己垂垂老矣的生命。
只是,老了那就是老了,无论是身体的老,还是制度的腐朽都将被更新的肉体与更先进的制度所替代掉。
很快,随着魏军在再度加强,南面城楼缺口位置,再度被魏军登上,甚至城楼上的汉军还被魏军也压制了起来。
没办法,马谡当即也是再度带着亲兵杀上,在重新夺回城楼的同时,马谡也是终于下达了换防的指令。
也在此时,城外的魏军似乎是对城门感起了兴趣。
硕大无比的冲城车终于是经过了千难万险,抵达了城门之外。
看那刚刚蒙上的牛皮就知道,这东西乃是昨夜临时赶制出来的。
随着“砰、砰”的声音传令,硕大的冲城锤一下又一下猛烈地撞击着城门,直砸得整个城门都摇晃了起来。
城门之内的汉军军或是紧紧握着手中撑住城门的木桩,或是直接以身贴在门上,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城外的撞击。
而每次剧烈的撞击,都如同一把大锤狠狠地敲在了顶门的众汉军的心头,最里面的几人,甚至已经口流鲜血。
但所有的汉军都丝毫没有要放弃的意思。
不得不说,司马懿对襄阳城的了解,恐怕还在马谡之上。
而城门,就是司马懿找到的弱点之一。
当然,这还要怪当年的关羽关将军,要不是其引水漫灌于禁的七军,造成下游水位暴涨,襄阳的城门也在水中浸泡了半月之久,或许也没有现在的薄弱环节。
好在的是,城头之上,马谡也是及时地发现了城门的异常,当即也是下令,以巨石封堵城门。
是的,马谡决议堵门——用司马懿曾经在长安城用过的办法,来还治其身。
这固然是个好办法,可也就意味着,马谡和城内的三万汉军,若是没有强援而来,几乎再没有出城的可能了。
不过,马谡显然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无他,马谡已经将军报呈递给了丞相,而丞相接到襄阳的情报之后,一定会加紧收复关中,再领大军来援。
因此,只要马谡坚持得足够久,胜利就一定属于大汉!
而面对马谡这近乎自掘坟墓的举动,司马懿也是颇感无奈。
好在,也在此时,曹魏的朝堂也终于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