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魏军大胜蜀布局

“丞相,荆州来报。”

一个急促的声音轻轻在丞相的耳畔响起,随即一封帛书已经递到了丞相的面前。

“嗯。”微微点头间,丞相放下手中的羽扇,接过了那封帛书。

细细看过了一遍之后,丞相心中也是微微叹息,随即轻咳一声,缓缓抬头间,议事大厅的声音已经安静。

“荆州方向传来最新消息。”丞相随手将帛书递给了下首之人,由众人一道传看。

众人一边看着,丞相也是微微感叹道:“本以为吴军好歹有十余万大军,不说能与魏军打个有来有回,也至少不该败得如此彻底、如此快速,不仅丢了包括南郡在内的荆州数郡,连朱然所部也损兵大半,仅有不足万人逃回了江东。”

随着丞相的诉说与帛书的传递,魏国在荆州大获全胜的消息随即在议事厅中传遍。

而这猛然的消息间,丞相府议事厅内的气温都骤然下降了不止一两度,连带着北伐胜利的喜悦也被冲淡了不少。

没办法,自家的成功固然能让人心旷神怡,但敌人的胜利,却更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在场的人都是大汉的人精,自然明白,魏国拿下荆州数郡之后的影响。

虽然从地盘和人口上看,占领了凉州和半个关中的大汉,相较于占领了荆州数郡在内的魏国而言,并不吃亏。

但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点人口,而大国博弈的关键,也不仅仅是土地和人口的增减,地缘的博弈实际上也十分的关键。

就像是当年的秦国秦庄襄王魏冉侯当政时期,便曾经用白起好不容易攻下的山西高原之地去换取天下之中的陶邑之地。

单从人口和富庶程度而言,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可看看两块地的地理位置,就不难发现,这笔买卖一点都不划算。

那山西高原是什么位置?那是天下屋脊所在,也是遏制住秦军东出的关键所在,更是赵国捍卫本国领土的堡垒所在;

而陶邑呢?的确足够的富庶,但却只是飞地一块。

在军事价值面前,陶邑的经济价值简直不值一提。

幸好随着庄襄王的亲政和范睢的到来,这才将秦国国策重新掰回到了“远交近攻”正路之上,也才有了后续的长平之战,也才终于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基石。

同样,虽然看似此时的魏国得到的并不如大汉得到的多,但细细看看地图就会发现,通过对南郡、武陵郡等地的控制,魏国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大汉的封锁。

甚至,只要魏国能重新掌握关中的主动权,这“封锁”二字就将变成“围困”。

可以想象,不管是围困还是封锁,大汉想要突破,都势必要付出绝大的代价。

坐在丞相下首的马谡也是喃喃地感慨道:“北伐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马谡的声音不算大,但坐在上首的丞相却是听得十分清楚。

当即,丞相也是笑道:“听听,咱们的征北将军发话了,要咱们还要继续好好努力啊。”

是的,丞相所言征北将军正是如今的马谡。

回归了成都的马谡也是因功被晋升为了征北将军。

按照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的排序,马谡已经升到了一般重号将军的顶峰了,再往上那就可就是能开府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了。

那也是关羽、张飞曾经的职位。

当然,若是不是马谡的年纪还小,就凭这次北伐的功勋,尤其是独守永安,险些丧命的功劳,就算是封为开府的将军,也未尝不可。

也不仅仅是马谡一人,此次北伐大获全胜,除了丞相之外几乎人人都得到了晋升。

马谡自然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人。

只是,因为尚未还于旧都,蜀汉也还很艰苦,因此在丞相的建议下,蜀汉并未举行大规模的庆功宴。

但该有的官秩和赏赐,阿斗却是一点没少。

因此,马平北也就成了马征北了。

说实话,马谡对此道并不在意,倒是丞相屡屡提起,颇有些我家幼儿终长成的老父之感。

这不,丞相也是再度抓住了马谡的话头,用一种近乎调侃的方式来化解场下的凝重,你还真别说,这番效果确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