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何妨联蜀伐吴哉

“只是,正如陛下所言,此时全面开战,我大魏实无必胜之把握。”见曹叡神色稍稍缓解,曹休这才继续说道:“而我曹家,却不能再继续失败了。”

这话算是说到了曹叡的心坎里了。

其实曹叡的心里很清楚,蜀汉虽然近两年的攻势汹涌,但只要扼守住了关中,哪怕是蜀国拿下了凉州,对于魏国的威胁也终究是有限的;

至于东吴鼠辈就更别说了,虽然其水军确实有一套,但陆战方面,却是一坨渣子。哪怕是有了石亭之败,魏军在陆战上依旧对吴军有着绝对的信心。

真正能让曹叡感到不安的,而且迫在眉睫的,反而是内部的不安定。

曾经定鼎河北的袁绍是怎么败的官渡一战,人都道是袁绍色厉内荏,用人不明才导致的,可身为曹家人的曹叡却是知道,袁绍内部掌握着钱粮的河北派与掌握军权的豫州派之间的倾轧,才是这场败仗的关键。

曹叡可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军权他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历史上的曹叡也正是这么做的,在诸葛丞相尚在之时,曹叡不得已重用了司马懿,而等诸葛丞相一死,曹叡也是立即卸磨杀驴将司马懿调离了西线战场,并将其送上了遥远的辽东战场。

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懿可是已经六十高龄了,且踩在西线熬死了诸葛亮,却一没有加官进爵,二没有荣归故里,直接就送到了苦寒的辽东之地。

那可是常年白雪皑皑的辽东之地啊,而从西南之地的关中赶往东北的辽东之地,这几乎是跨越了整个华夏,不仅要骑马奔波历经风雨,还要劳心劳力指挥作战,其中难度不言而喻。

单单是这份辛劳,别说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就算是个正当壮年的汉子,也未必能承受得住。

更别说,这赶路的途中还带着来自心底的郁闷——这是要司马懿死在辽东啊!

只可惜,司马懿不仅没死,还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而等司马懿好不容易打完了辽东之战,甚至都没能回到朝堂享受凯旋而归的荣耀,就被一封急令被派往了关中。

虽说人们总在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显然,并没有几人真的是如此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