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军终于踏上了回返成都的路程。
丞相、赵云将军、郭淮将军,还有王平将军也随之离开了上邽。
第四天,魏延也带着所属的部队前往街亭,倒是那一百斥候,魏延也是大方地暂时留给了马谡。
偌大的上邽军营,便只剩下了马谡和他的三千精兵(丞相又补了五百人),依旧孜孜不倦地学习着骑马战术。
应该说丞相和魏延的确是用心给马谡挑选了精兵的。不过短短几日的时间,这三千精兵便已经能骑着战马在校场上驰骋起来。
虽然还不能做到如同真正的骑兵那般游刃有余,但若是能有双边马镫以及高桥马鞍的助力,想来不会比真正的精锐骑兵差多少。
不由得,马谡对于陇西之行也越发期待了起来。
也就在马谡的期待中,这第五日的傍晚,数十骑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上邽的军营之外。
得到了消息的马谡,也是匆匆赶到了营门前。
金黄的夕阳下,两名略带青涩的少年郎,正一手牵着战马,一手挎着腰间宝剑,带着不足二十骑兵,正怯生生地站在营门之外。
不是马谡等待着的副将关兴与张苞更是何人?
自与丞相说明了要两人来做副将,马谡便以飞鸽传书令两人七日内赶到上邽城汇合。
原以为要到明日两人才能赶到,没想到,两人却是提前了整整一日抵达。
这当然令马谡高兴不已。
要知道从成都到上邽城,直线距离虽然不长,但要在七日内赶到,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蜀道之难,可不是说说而已。尤其马谡还要求不能带向导,只能带十名亲兵的前提下。
两人能在第六日赶到上邽城,想来是吃过一番苦楚的。
这一点,从众人一脸的风尘仆仆和略略有些破损的衣甲长袍中也能看出一二来。
而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两人或者说是关、张两家对于此次来马谡军中效力的重视。
是的,随着马谡的军令抵达的,还有陇右之战的战报。
以关、张两家的地位,显然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陇右之战的过程,也更知道马谡在街亭坐下的好大的事情。
不客气地说,随着丞相的军报抵达,马谡虽然被降为了偏将,却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汉有数的名将。
当然,丞相私下送来的信件,也更让两家之人明白,马谡名为让关兴、张苞二人为副将,实则是要几乎就是要做两人的师傅。
能有一个几乎仅次于丞相的名将作为师傅,这对关兴、张苞二人而言,甚至对于已经没有了顶梁柱的关、张两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说句不好听的,关、张两家就是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自然,这也是马谡所希望看到的。
果然,见到马谡的到来,两名少年郎也是立即松开了手中的缰绳,主动上前两步,随即双手抱拳、微微躬身、一揖到底,道:“末将关兴(张苞),见过马家叔父。”
听着两人的报名,马谡也是微微一笑。
“末将”与“叔父”,这两个称呼显然有些牛唇不对马嘴,要么就直接称呼“末将”与“将军”,要么就直接说“侄儿”与“叔父”。
但也是这略略有些不对应的称呼,却更得马谡的心意:“末将”是两人对自己的定位,而“叔父”则是两人对自己的尊重。
两个不同的称呼,既表达了两人前来军中效力的决心,又悄然说明了两人未经世事的璞玉特质。
虽说未经世事,但两人在行动上,却也是任何的骄矜之气,对待马谡更是彬彬有礼。
这也更让马谡对两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既然已经来到了自己的手中,那便从这里便开始教导起来吧。马谡心中想着,随即也是立即上前两步,双手将两人轻轻扶起。
拍了拍两人身上的灰尘,马谡也是拿出了叔父的模样,对两人夸赞道:“距离七日之期还有足足一日的时间,两位小将军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