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来。”马谡当即扶起了王平,却是依旧连连摆手,道:“王平将军万万不可,于你,丞相还有更重要的安排。”
可是此时的王平就像是个倔强的孩子,根本听不进马谡的话语。
坐在上首的丞相也是好整以暇地看着这一幕,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王平同志,算是彻底地进了丞相的眼了。
“马谡,你还是赶紧自己选吧,否则,王平真要跟你去,就连我也没办法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丞相随即笑着说道。
“这?”马谡一时间也有些麻爪了。
副将,他是真的没有想过啊!毕竟这次本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去的,再带个副将算是个怎么回事?那还锻炼个屁啊,有啥问题,人家当场就给自己纠正了,还能锻炼个啥?
不行不行,绝对不能用王平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老将。
“那就来点新鲜的?”
电光火石之间,一道灵光闪过,马谡算是抓住了重点。
随即,马谡也是躬身一拜,道:“愿以关兴、张苞二将为副,共进陇西。”
马谡的话语一出,即便是丞相也是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羽扇。
无他,关兴也好、张苞也罢,虽有乃父之风,但到底年纪尚幼,武艺或许已经有所成色,但论及军略,因年幼失怙的缘故,可能还不如一般的偏将军、裨将军。
这一点,从丞相一直将二人当做猛将来使用的情况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可问题是,此去陇西,并不是要直攻西凉,这两个空有一身武力的娃娃猛将,对马谡而言几乎毫无用处,甚至因为年轻毛躁的缘故,这两人还时时刻刻可能需要马谡的操心和提点。
很明显,马谡要此二人,不是为了陇西的战事,而是为了:为国储将才!
几乎瞬间,丞相便明白了马谡的想法。
越是明白,丞相越是激动不已:无他,丞相知道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更知道一旦马谡的想法成真,对大汉而言,将是多么大的益处。
关兴与张苞,就像是两件璞玉,空有着一身的武力,所缺的无非就是名师的提点与雕琢而已。若是能在名将的身边时时被提点,其未来之高度未必会在其父之下。
可是,想要教会已经成型的两人,谈何容易?
非得日夜相伴、耳提面命、时时事事关心关切,付出无数耐心与心血不可得之。
显然,丞相不是没试过,可终究因为自己太过忙碌而渐渐放弃。
而换了别人呢?
以二人的家世,能让他俩乖乖听话的,也就那么些人,可终究要么忙碌于前线,要么不擅长教学。
于是,蜀汉最有希望的二代大将就这么生生地被耽误成了两个猛将。
说不可惜,那是假的,但丞相也是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
历史上的丞相也只能是将关兴和张苞二人带在了身边,希望二人能在战争中成长起来。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战场之上到底凶险异常,两人又都是攻城陷阵的猛将,受伤几乎是不可避免之事。于是,两人还没成长起来呢,便双双先于丞相而去。
马谡也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才在灵光一闪中,将关兴和张苞二人抓在手中。
如今,马谡忽的在众人面前提起二人,丞相心中暗暗盘算一番:你别说,马谡还真是能够将两人雕琢出来的良师。
马家本就与关、张两家关系贴近,马良在时,两家也是时常互相走动。两小只见到马谡都得尊称一句“叔父”。
有这一声“叔父”打底,两小只哪里还能在马谡面前调皮。
当然,管得住只是基本的,要有真东西传授才是更关键的。
好巧不巧,马谡对战场的大局观,正是只知冲锋陷阵的两小只所最为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