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七日不见魏军来,罪魁祸首竟是己

当即,马谡仰面便重新躺回到了松软的草垛之上,独留郭淮一人木然地坐在原地发着愣。

心中虽是疑虑不已,但郭淮倒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

毕竟这年头,世家大族还是要脸面的,跟在马谡的身后步步追问的事情,郭淮还干不来。

既然问不了,那就只能自己想了。

可是,任凭郭淮怎么分析,也想不出来魏国为什么会不赎自己的原因。

作为此次陇右之战中唯一的一名被俘高级将领,也是此战中坚持最久的将领,出于公心,魏国也不该对自己不闻不问才对啊;

更何况,旁人不了解自己,如今的三辅臣之一的镇西将军、雍州都督曹真是该了解自己的啊,毕竟自己可是做了他数年的长史!

于私而言,曹真将也不会这么放任自己留在蜀国才对。

于公于私,郭淮都想不到任何自己会被抛弃的理由。

可偏偏,对面之人说得却是那么的笃定,而从之前的言语来看,他显然不是在无的放矢。

马谡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很简单的道理,其实魏国有没有人来赎,其主动权看似在魏国的手中,实际却是掌握在蜀军的手中。

毕竟,若是蜀军放出风去郭淮已经被斩杀祭旗,谁会来赎一个已经必死之人;甚至即便魏军还是来人了,蜀军也有一万种办法让郭淮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

什么?马谡一直跟魏延在一起,又不能去通风报信,蜀军的高层怎么知道要怎么配合?

这你显然是忘记了,将郭淮安排到马谡的旁边,本就是为了马谡能够劝降郭淮。这样的情况下,你猜丞相会不会安排人员探听马谡劝降的进度。

更何况,那看守的士卒,可就在门外,几乎一直没有怎么离开呢!

那士卒既然能给马谡提供那么多的军情,自然也能将马谡劝降的情况汇报给丞相了。

而知晓了马谡与郭淮对话的丞相,以其之能,还会让魏军有任何来赎郭淮的可能?

当然,这些事情不过是最后的保底措施,也是马谡根本不会告诉郭淮的。

也就在郭淮几乎就要抓耳挠腮之时,看守的士卒适时地为两人带来了午食。

虽然还没有想通魏国为什么会放弃自己,但此时的郭淮显然已经没有了求死之心,随即拿起了肉饼,便同马谡一道吃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就在这小小的临近的监舍之中相安无事地渡过了数日的时间。

其间两人也是时不时的聊了几句,比如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天气,甚至还有肉饼的咸淡,以及家乡的风味。

很明显,郭淮旁敲侧击地想要降低马谡的戒心,从而打探马谡的身份,进而判断马谡之言的正确与否。

只是,本就已经处于下风的郭淮,更没有练成职场老油子那般润物细无声的技能,即便提起家乡的话语已经足够的巧妙,但这点子心思,却还是没能逃过社畜的眼睛,没办法,上辈子跳过太多坑了。

马谡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和盘托出的时候,也是将郭淮的试探一一化解。

两人似乎聊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却并不多。

当然,若是马谡的话语完全的滴水不漏,那话题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因此,从对话中,郭淮还是锁定了马谡来自荆州的讯息,不过,蜀汉之内从荆州而来的氏族那可就多了,想要进一步确定马谡的姓氏,却是千难万难了。

而在马谡有意的拉近距离之下,两人倒是渐渐有些惺惺相惜了起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在郭淮意识到对面之人绝非易与之辈,甚至渐渐欣赏起对方的同时,郭淮的心情却是越发地沉重了起来。

很简单,对方越不是易与之辈,也就意味着他所说的魏国将要放弃自己,不是胡言乱语。

更要命的是,一点点流逝的时间,似乎也在逐步地印证着这个说法。

事实上,此时的魏国大军已经的确没有精力去理会一个区区的被俘的郭淮了。

陇西、广魏两郡以及上邽城投降的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魏军的细作传回到了长安。

街亭城上,随着魏延的到来,也将魏军最后一丝反击的希望给切断了。

甚至,在魏延到来之后,蜀军已经不满足于坚守街亭城,更是在魏延的安排下,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向陇上诸道展开了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