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说有毒,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碰,村里没郎中,也没个懂医理的人。
山里东西多,有毒的也多,稍不注意就能吃死人,所以吃食这块,村里人很严谨。
“可以吃的二哥,耳子又叫木耳,晒干后用水泡发了,才能吃,吃新鲜的才会中毒。”王依依淡淡开口。
新鲜木耳有毒,村民是因为木耳采回家后,就直接用水煮,摄入了卟啉,就会出现中毒反应。
只要暴晒,木耳的有毒物质就会降解,现在十中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太阳,这几天就开始采集,到入冬正好能吃。
解释了一番木耳的食用方法,两个哥哥都不太信,但一家人都商量好了,王依依做什么都由着,心里不信,却是陪着她采摘木耳。
有两个哥哥在,采集木耳的速度快了很多,他们人高,能轻松采到王依依采不到的高度,三刻钟后,三人背着满满三背篓木耳回家。
家里能用的簸箕已经用完了,王依依把木耳倒在屋檐下铺开,才去洗手准备吃饭。
三哥也已经把白菜剃干净堆在一边,就连两个大缸,也被阿父清洗了晾在一边,阿母烙了饼,又熬了黄米粥,直到忙完,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吃完饭,阿父跟大哥去山上砍木材,王依依让二哥三哥,以及阿母三人,再去采集木耳,她自己,则是留在家里腌酸菜。
烧了一锅水,又把三十颗白菜洗净,十五颗放在外面晾干水分,十五颗从中间划开,在水里烫到白菜发软。
白菜发软后,又把白菜拿出来,挤干多余的水分,一层盐一层白菜,平铺在缸里,最后再放一块大石头压白菜,白菜才算腌好,静置二十天,就能发酵成功。
王依依腌了两种白菜,一种是开水烫软过的,另一种没烫,腌好后,阿母跟两个哥哥才回来。
屋檐下已经没有晾晒空间,只能把木耳扔在院子里,三人倒了三背篓下去,很快就占据了一片空间。
地上的木耳看着很多,但它主要成分是水,晒干后水分一丢,十斤新鲜木耳,也就能得到一斤干木耳。
家里晒的这点,远远不够六个人吃一个冬。
铺晒好三背篓木耳,王依依又叫上三个人再去采集。
四个人一起摘,速度远比一个人采摘的速度快,山林外围的木耳收集了差不多,坝子里一大半晒着木耳,王依依才罢休。
村里的人,见王家一个上午,都在忙活采集木耳。
心眼多点的,时不时路过王家一次,眼睛不停的往王家瞟,全是打探和窥视,还多嘴问一句,晒这么多有什么用。
阿母说能吃,那些人又走了,全都没当回事,村里谁不知道木耳有毒,能吃?这一听就是骗人的,摆明了不愿意说。
“王大娘子,你女儿胡闹就算了,你怎么还带头,这玩意可不兴吃。”说话的,是隔壁的孙大娘。
两家素来不对付,但又是邻居,再不对付还是会说话。
她一开口问,阿母就满脸无奈:“孩子大了,反正是闹着玩,陪陪也可以。”
孙大娘讨了个没趣,灰溜溜的转身回家。
中午,大哥跟阿父扛着柴禾回家,刚到村门口,就被一堆汉子围了起来。
“王阿爹,你家找那么多耳子做什么用?可以吃吗?”其中一个汉子问阿父。
阿父挑着柴禾,并不知道家里摆满了木耳,别人一问,他就回:“依依说能吃,晒干后用水泡发,炒着吃。”
“真能吃呀?味道如何?好吃吗?你们吃过嘛?吃了身上起疙瘩没?”阿父一开口,问话的男人立马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