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已经没有机会了。”楚逸的声音低哑而颤抖,他的满腔热血都化为深深的绝望,脸色毫无光彩,“我不会走,就让我的骨灰葬身在这故乡土壤中吧。”
关杰大将军一死,蜀军必定全军出击,将士军心涣散,再也抵抗不住凌厉攻势。
“靖王若是不肯走,必会被奸人迫害,留下谋逆骂名,楚国再无一丝生机!楚源恳求靖王忍辱负重,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楚源红肿着双眼,眼中噙着泪水,楚逸是楚国唯一最后的希望。
“是啊,靖王,只要你还在,便有机会东山再起!某将愿代替靖王死守临淄!”薛泷视死如归道。
楚逸缓缓闭上了双眼,这个时候不禁想起了父皇还在世的时候,想起了年少时的鸿鹄之志,想起了皇兄楚璋最后带着怨念而死。
“我楚逸有愧于父兄,有愧于楚国,是楚国的罪人。”楚逸眉头深深凝重,语气尤为坚决,“今对天立誓,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在,我楚逸战至最后一刻。”
淅川城外,蜀惠帝李昭平亲率二十万蜀军重甲精锐,发动了全军攻城。
攻城持续了三天三夜,固若金汤的淅川城楚军失守了。楚国最精锐的军队在淅川城里尸横遍野彻底溃散。
随即调整休息两日后,白戬、魏青各自率领大军自东西方向逼近楚国帝都临淄。
李昭平让太子李隆负责攻城之后的善后事宜。攻陷淅川前,李昭平便颁布了军号法令,其中包括对百姓秋毫无犯,对降兵既往不咎等。为了让李隆大得人心,李昭平嘱咐太子要与士卒同甘共苦,表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
李隆很谨慎细心,在谋臣们的辅佐下成长很快,虚心求教施政治国,不负父皇的心意。
蜀军势如破竹,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打到了临淄附近,楚国陷入混乱无治的状态。
楚国集结大军护卫临淄,待大军兵临城下时,楚君楚瑛与丞相刘盟才真正意识到楚国完了。刘盟派出去求援的使臣,无一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