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底的时候,李岩开始给皇帝汇报今年国营商社的总营收。

首先,海外的总流水统计下来是8000万两。

没错,是8000万两!

但那是海外的,例如扶桑、朝鲜、吕宋岛、安南省。

当然,这不是净收入,是流水。

净利润是大约2000万两。

国营商社对内的贸易流水高达1.5亿!

没错,这个数值已经飙涨到1.5亿两(大约975亿元)!

不过这也是流水,净利润大概在3000万两。

内大陆的利润明显比对海外的更低,这也是朝廷定出来的惠民政策。

北京制造局制造的大多数是民生商品,稳定民生物价是国营商社的责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朝廷的商社营收似乎不算高。

但作为治理一个国家,账不能这么算。

无论的对外贸易,还是对内贸易,国营商社的崛起,都可以拉动地方私人商社的兴起。

民间商业随之兴起,意味着商业税的增多,意味着就业人数的增多,意味着社会上商品种类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