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荷兰人的火炮开始轰击的时候,郑成功的第二波火炮也已经轰出来,双方对轰了一波。

这个时候的军备优势稍微有一点点体现出来了。

第二代的每一艘战列舰配置有80门火炮,单艘对单艘战舰来看,明军明显占据了优势。

云鸿被5颗火炮击中,木屑横飞,甲板上的士兵却伫立在那里岿然不动,周围震起好几米高的水浪。

谢特·法克的“威廉号”也好不到哪里去,被8颗炮弹击中,其中第二层甲板的一座炮台被掀飞起来,里面一个士兵被轰碎了半条手臂,还有一个士兵的右手手指全没了。

双方都没有停顿,继续填充炮弹。

荷兰人其他的战舰也已经发现云鸿,开始行动起来。

郑成功冲到掌舵的位置,一把接过船舵。

他猛力一拉,飞转了两转,巨大的船体开始倾斜,就像在海上漂移一样,飞快划出一个弧度,朝十点钟方向推进。

那是按照荷兰人的队形排列做出的最有的火炮回避路线了。

不仅如此,走这条路线,一边可以回避几波荷兰人的密集火炮,还可以牵制荷兰人的火力,给大部队的火力增援赢得时间。

那船倾斜后,船上站立的人都忍不住倒在地上。

郑成功大吼一声:“儿郎们,都抓紧了!”

果然,当荷兰人的下一波火炮轰击的时候,可不是一艘战舰的轰击,是六艘战舰,120门火炮的同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