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应元似懂非懂:“还请公子明示。”
“你想想,我们现在解决掉郑家,假如郑家不存在了,地方上就没有郭家了么,没有王家了么?”
“卑职明白了,公子的意思是,地方吏治不作为,若欲解决问题,当行朝廷法度,安万民之心。”
“如何行朝廷之法度?”崇祯又问起来,“朝廷法度三令五申,福建、江西依然如此,为何顺天府能安宁?”
崇祯这问题看似问了一句废话,但实际上道理往往都在最浅显的表面。
这种很容易被忽视。
阎应元发现和皇帝说话,真的是一件极其费脑的事,皇帝的各种问题,总是问得非常飘忽。
有时候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绝对不简单。
如何行朝廷之法度?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水平了。
但具体又隐射到顺天府和福建省的对比中,所以,回答则必须具象化,而不是如朝堂那样提出大的理论。
所以,这个问题,的确难倒了阎应元。
“卑职愚钝。”
“顺天府没有郭家和王家,是因为崇祯二年,京卫军在土改的时候,杀了一批地主,法度严明,无人再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