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吏部的四大衙署郎中的人选并不是其他官员推举的,而是王永光自己定的。
四品以上的官员任职,才需要提报内阁,四品以下的,吏部尚书自己就可以拍板。
这也正是史学家们说明朝的吏部尚书才是百官之首的原因。
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吏部尚书就真的能兴风作浪了,大明朝的各种权利掣肘机制已经极度完善。
历史上的严嵩被称为“权臣”,但其实不过是嘉靖皇帝的一个傀儡罢了。
明朝的中央机制下,是不可能诞生真正的权臣的,除非能拿到司礼监的权力。
这个时候,简直在朝堂引起了一阵狂风巨浪。
有人的炮管子已经对准王永光了,直接就喷他私心膨胀,玩弄权柄。
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巴结他了,不,应该是巴结吏部官员。
吏部的大整顿才刚刚开始。
新的郎中上任了,意味着什么?
没有人知道,但很快就会知道。
因为已经到年底了,官员的年终考评将要开始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不变的道理!
这段时间,官员们私下走动吏部非常频繁。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很快朝廷就会有一大批新的官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