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是制造重工业产品的厂房,空间和规模更大。
有水泥,有冶铁、铸炮和火枪,还有轰天雷、铠甲、猛火油等等。
为什么要在这里再开一个火器制造的地方呢?
一是因为工部腐败现象依然还很严重,崇祯要重新设立一个地方,将底层的工匠们转移一部分到这边来,诸部将工部重要的事情架空,以后工部就只管坐办公室,搞一些文职就可以了。
二是考虑到运输。
以后火炮、火枪肯定是大规模的造的,崇祯要打造一支非常强大的火枪队,和炮兵营。这必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集中运输到一个地方,而现在的火器空间太小,且门口道路太窄,已经满足不了这个需求了。
崇祯先参观了轻工业的。
徐光启给他一一介绍,且带着他观看了整个轻工业商品的制造流水线。
徐光启不愧是徐光启,在汤若望和李天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经常真的把流水线给整出来了。
但这和后世的流水线相比肯定是差了很多的。
至少皮带流水装配线、板链线、倍速链、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类都不属于。
那属于啥呢?
大明流水线初级版本,即分工协作,每一个人做自己固定的那一个模块。
可别小看这一点,人类历史上真正分工协作是古典经济学家、自由市场概念提出者亚当斯密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