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沈清棠让老汉编草苫时,不光有长短之分还有薄厚之分。

之前拉回来的几卷草苫子,都是短而厚的,用在了偏房顶上。

后来这些草苫子,大都是长的。

略薄一些的要盖在棚顶上,厚一些的要挡在下方防风雨。

烧制玻璃的事得等到春暖花开才能研究。

眼下只能用糊窗纸粘在一起,把整个蔬菜棚外侧贴起来。

透光性倒是有保障,但是保温性跟塑料布或者玻璃比起来差了不是一个段位。

没有保温性,大棚就谈不上优势。

另外,糊窗纸韧性再好也是纸,防风和防水性也都差了一大截。

为此沈清棠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引入温泉水,在大棚里走些竹管,利用水车让温泉水循环起来。

这样能保证大棚内的温度。

第二个办法就是用老汉打的这些草苫子。

天晴无风时,把草苫子卷起来,让蔬菜棚沐浴在阳光下。

若是晚上降温或者有风雨雪时,就把草苫子铺开遮住大棚以达到保温效果。

年前时间太紧,水车和竹管来不及布置。

只能用草苫子应付一段时间,晚上再添两个炭炉子保持棚内温度。

沈清棠和沈清柯出来拉草苫子时,沈屿之正弯着腰收拾大棚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