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朱元璋他想要造反不成?!

“蒙元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各种管理,都特别的粗糙。

田亩,人口数目不明。

以至于连朝廷进行收税,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依据。

这件事已经困扰咱很久了。

所以,咱这里准备在接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清丈田亩。

争取在两年的时间里,把全国的田亩都给清丈一遍,做成册子,存放起来。

也好让咱,好好的摸一摸我大明的底儿。

知道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地,能够抽调地有多少。

地是好地,还是坏地。

把这些情况都给详细的掌握了。

如此也方便,咱处理政务,掌控国家。”

朱元璋望着众臣,把他的这个决定说了出来。

听到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这些朝臣,除了少数,在此之前已经得到风声的人之外。

其余的大多,都显得很是震动!

实在是朱元璋所说的这个消息,太过于突兀。

而且,所涉及到的利益,又着实太多了!

他们这些人里,谁没有亲属,没有亲朋好友,没有利益牵扯?

此时突然之间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对于他们而言的,会如此反应,再正常不过

这皇帝,是不想要命了吧?

这是真的不讲武德!

突然之间就要干出这种事情来!

他知不知道,他这个时候在说的是什么?

知不知道这件事,有多大的牵扯?

还一下子要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执行。

这牵扯真的太大了!

不少朝臣之间,彼此交换眼色。

很多人都有话想说,却没有一个开口,都在沉默着。

如此过了一阵之后,总终于是有人忍不住了。

刘三吾终于是忍不住开了口:

“陛下,臣……臣觉得事,有些不妥。”

“哪里不妥?”

朱元璋望着刘三吾出声询问。

只是一句话说出来,就令刘三吾压力骤增。

随后又暗暗的咬牙,忍住心中的一些恐慌。

接着开口道:“陛下,事情做事太大,牵扯众多。

若冒然行事,必然会令得很多人心中为之恐慌。

对地方上的掌控,虽然有些问题,但是整体而言,却也没有如同陛下所说的那般紊乱。

对于地方上的掌控,还是远远超过元朝的。

比如户帖。

据此治国理政,倒也还可以……”

听到刘三吾所说的话后,立刻又有一些人站出来,同意刘三吾的观点。

表示刘三吾说的很对。

都在这里,开始吹捧起刘三吾所说的这个户帖很好用。

刘三吾所说的户帖,乃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下令弄出来的东西。

上面很详细的记录了家里面有几口人,住在哪里等事情。

不过,朱元璋对此却并不满意。

他要是满意户帖制度的话,那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清丈田亩了。

“户帖制度过于粗糙。

上面记载的各项东西,都不详细。

只是让人自愿填写,家里几口人,几亩地。

记载的又太过于笼统,根本没有写这些地是好地,还是坏地。

是山坡,还是水浇地。

这以此为根据进行统治的话,着实不太行。

现在是我大明了,不是蒙元!

不能再这般行事!”

当年弄户帖时,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一步到位,直接清丈田亩。

不过当时,才不过是刚一提,就起了很大的反应。

很多人都反对。

再加上那个时候各种条件都并不成熟,还有着很多的事情要做。

大明并不稳定,操之过急反而会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变故。

所以,朱元璋经过一番的考虑之后,就说先弄一个户帖出来。

众人在听说,皇帝不再清丈田亩,只是弄一个户帖,顿时就没那么抵触了。

开始乖乖的配合。

完成了户帖的统治。

但是,现在情况和之前已经不同。

朱元璋显然并不满意户帖制度,想要更进一步的掌握地方上的实际情况。

这可不仅仅关系到统治,还有一个更为切实的事儿,那就是收税。

如今的大明,除了收取田亩税外,还收取人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