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汉宪宗看了燕洵的信件之后也察觉出了他的意思,镇北侯一脉都是武将,势必是要在战场上出力的。
但是大燕这么多年都这么太平,一直找不到磨练儿子的机会,也给不了儿子攒功劳的时机。
没有臣子不喜欢海晏河清,但是太平了太久的朝政也该给没有军功的武将世家一些机会。
镇北侯是想磨练自己的儿子。
镇北侯的门楣以后需要燕酌撑着,所以镇北侯老夫人和侯夫人虽然不舍,也明白侯爷的良苦用心。
顾萱知道消息的时候,燕酌已经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出发去边关了。
与他同行的除了镇北侯府上的亲信,还有之前那些阵前被俘的将军后人。
这些将军府上的人得知自家将军被匈奴俘虏之后,府上都大受打击,犹如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府上现在没个能主事的人,没办法窥知陛下对这事儿的态度,只能每日期盼宫中不要来人。
只要不来人宣读惩罚的圣旨,他们就还能勉强支撑着。
直到燕酌主动请缨的事情传到这些人的耳朵里,他们几家人商议一番,决定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