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原来他早已选择

她说自己从来没在什么人身上感受过需要和认可,严格说来也不准确。

至少她记得,当时那对父子是对自己展现过强烈善意和渴望的。

尤其那个男孩。

从见面第一眼起,他就认定步星阑是自己的妹妹,黏了她半个多月。

走哪跟哪,毫无保留表达着喜爱,固执得有些烦人,现在回想又觉得可爱。

原来,那个孩子就是驰向野!

难怪当初在福利院地下通道时,他说对那儿有股熟悉感。

能不熟吗?他可是被戚樾关在里头整整三天三夜啊,小命差点交代!

“不会错的!”戚樾抓住她的手腕,“我可能会认错他,但我绝不会认错你!照片里那个小女孩就是你啊!”

十七年前,步星阑四岁,戚樾九岁。

那年秋天,湖颐福利院迎来一对父子,父亲文质彬彬,儿子帅气活泼,会一口流利的英文,还会画画。

他们想领养个女孩,这对福利院来说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院长将所有女孩打理干净,其中自然也包括步星阑。

能给每个孩子找户好人家是院长这辈子最大的企望,虽然一直没有看到女主人出现,但这对父子谈吐不俗,一看就出身不凡。

原本她也不想让步星阑再度接受领养,毕竟有不好的先例,况且一般人家只要听说孩子患有精神疾病,基本都不会接纳。

但驰玉山的条件太优秀了,斯文儒雅,学识渊博,还拥有另人羡慕的工作和社会地位。

关键他把儿子教养得极好,绝对是一位好父亲!

那时步星阑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福利院的孩子除了戚樾这样原本就有名字的,其他幼时被遗弃的都由院长命名。

本着希望他们未来“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望,院里的女孩统一姓乐,男孩则姓安。

步星阑最开始名叫“乐星”,据说当年院长在福利院大门外捡到她时,她的手里攥着一片破损的布料,上头印着一颗蓝色星星。

上高中后,院长给她改了名字,跟自己姓步。

“星阑”二字取自宋朝刘应时的诗句,“斗转星稀夜欲阑”,有黑夜将近的意思,是夜晚向清晨过渡的时刻。

这两个字寄托了院长的美好祈愿,希望她以后的人生长夜散尽,步入光明。

年仅四岁的步星阑并不想被领养,她觉得待在福利院也不错,至少不用担心再度被遗弃,所以表现并不积极。

然而驰向野却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即使对方总是冷着脸,也无法打消他的念头。

这份执着让步星阑都感到意外。

院长也很诧异,她向驰玉山说明了孩子的情况,没想到对方并不介意,甚至表示可以找精神科方面的专家,继续给步星阑治疗。

这样的好事她怎么可能不同意?于是便让驰家父子留在福利院小住,先培养感情再提收养的事。

虽然步星阑才四岁,但比一般孩子心智成熟,也更加敏感,院长不想擅自做主。

那十几天里,驰向野几乎时时刻刻都黏着自己相中的“妹妹”,他的出现对戚樾来说,就像个“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