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一袭红纱,生死相随!
独立营的誓师大会,就在潼关城外那面埋葬着一千六百余名烈士的墓园前举行。
已经全副武装的近四千名战士安静而肃然的整齐列队,面对着自1932淞沪抗战安葬于此以来牺牲的两千多名官兵的墓碑。
从长城战场上带回来的那面残破的军旗,就插在林立的墓碑之前,在绵绵的细雨中逐渐变得湿润,就像他们看向自己静静躺在坟墓里的兄弟们逐渐被泪水打湿的眼眶。
这也是个阴雨天,如丝般的细雨就这样洒在他们的脸上,洒在他们的眼里,以及站在临时用原木搭建的台上的独立营团部几位最高长官的身上。
岳复站在最中间,两边分别站着钱立明、冯顺和陈志和,其余所有校官都站在自己部队的最前方。、
在他们几人的左手边,蹲着一大两小三头深棕色的野猪。
大的,自然是七戒,两头稍小一些的,是它的两个“儿子”。
它俩出生的时候,岳复还在长城打仗,所以名字是杨玉寰给取的,一个叫九齿,一个叫钉耙。
好吧,不得不说,杨大小姐挺有才。
上次长城之战,岳复根本就没用上七戒,甚至还没等开打,就让人把它送到北平秦家去了。
因为那时候七戒所接受的训练还十分有限,而且当时的情况也暂时用不上它。
但是现在,七戒和九齿、钉耙可都是跟那些战士一样,接受了整整三年多的训练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就是这“爷仨”现在要是碰上小鬼子,不用任何人帮忙,就能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干掉一个整编小分队。
而且,它们现在也是有军籍的,是独立营的兵。
外围,则是人头攒动的人群。
潼关乃至华阴一带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几乎全都到了,人数不下三万人。
之所以来这么多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独立营吸收的新兵大部都来自潼关及华阴一带。
那些背着背囊背着枪缠着绑腿戴着军帽齐刷刷列队的官兵,十有八九都和他们沾亲带故。
这样的子弟兵要出征,他们又怎么能不来送行呢?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身着青衣的妇人,还有眼睛很迷茫拽着母亲衣角的孩童,甚至,还有嗷嗷待哺不明世事的婴儿。
因为,那里站着即将出征远行的战士们,有他们的儿子,有他们的丈夫,也有他们的父亲……
这一次送行,是第一次,也或许,是最后一次。
他们的目光,有些贪婪的在自己亲人脸上逡巡,一遍,又一遍。
偌大的场地,安静肃然的有些可怕。
目光在台下肃立的官兵们脸上逡巡,深吸一口气,岳复略带嘶哑的嗓音随即响彻全场:
“今日,我独立营全体出征抗日前线将士即将踏上征途,在这里,我不想讲什么大道理,我只想念一份书文给大家听。”岳复站在礼台边缘对着话筒,目光扫视全场。
“自1937年7月7日以来,我军战死将领名单:
上将佟麟阁,中将赵登禹战死于北平南苑;少将黄梅兴战死于虹口,少将蔡炳炎,战死于罗店。
开战不过十数日,我军四位将军即战死于前线,我岳复虽不是将军,但亦不会让将军们专美于前,业以做好杀身成仁之准备,不负此身军装,不负父老之期许!”
读完,满场悲音。
迎着众将士众百姓滚滚热泪,双目亦微微湿润岳复铿锵有力的声音并未停歇:
“此地有我独立营两千为国牺牲之烈士,有我潼关数万百姓,我岳复在此誓言,一日倭寇不灭,则誓不返乡!”
“倭寇不灭,誓不返乡!”
“倭寇不灭,誓不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