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
王小芳帮她整理照片,突然问道,“您觉得咱们这门手艺,以后会怎么样?”
林淑梅想了想:“只要还有人珍惜美好的东西,手工艺就不会消失。”
她看着墙上挂着的那些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你知道吗?”
林淑梅对王小芳说,“做衣服和做人是一样的,都要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做出真正打动人的东西。”
一个周末的早晨,林淑梅正在给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解旗袍的制版技巧,突然听见外面一阵喧哗。
“林老师,”
王小芳跑进来,“您知道吗?咱们县要拍电视剧了!是个讲八十年代的故事!”
林淑梅放下手中的活计:“怎么突然要拍电视剧?”
“听说是省台和香港合拍的,要讲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剧组刚到县里,正在找能做老式服装的师傅呢!”
正说着,剧组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
“林师傅,”
一位年轻的女制片说,“我们筹备这部剧已经很久了,就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服装制作师傅。听说您不仅手艺好,还特别了解那个年代的服装特点。”
林淑梅请他们坐下:“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剧?”
“是讲八十年代一个小县城里,几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
制片说,“我们想还原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服装是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那种既有时代特色,又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衣服。”
林淑梅听着,眼前浮现出自己年轻时的画面。
那时候,大家的衣着都很简单,但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
“好,”
她说,“这个我可以试试。不过要说好,每件戏服都要按照角色的特点来设计,不能马虎。”
就这样,林淑梅的工作室接下了这个特别的任务。
她把这当成了一个教学机会,让培训班的学员们参与其中。
“你们看,”
她拿着剧本给大家讲解,“这个女主角是个有志气的姑娘,她的衣服要体现出那种进取精神。八十年代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年轻人对美的追求从没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