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流平台

“好主意!”

张教授说,“可以让游客了解老街的历史,也能保护这些文物。”

就这样,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街的修缮工作开始了。

年轻的建筑系学生跟着老师傅学习传统工艺,一点一点修复那些砖雕和木雕。

同时,林淑梅和王小芳开始走访每家店铺,收集老物件和故事。

在老绍兴,他们发现了一整套泥工工具和配方笔记。

在永兴布庄,找到了几十年前的样品册。

在德记绣庄,竟然还保存着一套完整的绣花架子。

“这些东西,”

老太太说,“都是手工艺人的命根子啊。”

林淑梅注意到,每一件工具上都刻着匠人的名字,这不仅是物件,更是一代代手艺人的心血。

“我有个想法,”

她对大家说,“与其把这些东西放在博物馆里,不如让它们‘活’起来。”

“怎么活?”

大家都好奇地问。

“我们可以在街上开设不同的工坊,”

林淑梅说,“每个工坊都展示一种传统手艺。游客不仅能看,还能亲自体验。”

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设计师,都跃跃欲试。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手工艺体验项目,”

小雯说,“让游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物件。”

来人穿着一身考究的唐装,看上去六十多岁,气质不凡。

“请问是林淑梅老师吗?”

他说话带着浓浓的香港口音,“我是香港传统工艺协会的会长,李志远。”

原来,他听说了春和的故事,特意从香港赶来参观。

“林老师,”

李志远说,“您这个模式很有意思。在香港,我们也在想办法保护传统手工艺,但一直找不到好的方式。”

他环顾四周,赞叹道:“您不仅保护了技艺,还让它与现代生活结合,这很了不起。”

林淑梅请他参观了整条街。

当看到年轻人在工作室里认真学习时,李志远眼睛亮了。

“这些年轻人,”

他说,“是手工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