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被成功解救,拐子赖婆子落网伏法,案件虽已了结,但其带来的警示却远未结束。
这起光天化日之下、发生在最繁华市集的拐卖未遂案,如同一记警钟,重重敲打在季如歌和所有北境管理者的心头。
北境的繁荣吸引了人才、资金和机遇,但也无可避免地吸引了罪恶。人口基数的急剧膨胀和流动性的增加,使得原有的、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赖婆子这样的惯犯能混迹市井多年而未受察觉,直至此次险些得手,暴露了北境在人口管理和治安监控上的薄弱环节。
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各部门主管齐聚,总结此次事件的教训。
治安队正首先请罪,承认在流动人口登记、重点区域巡查和快速反应机制上存在不足。
民政司官员也检讨了对特定区域(如棚户区)的管理疏忽。
市舶司则表示,目前对短期来访商旅的登记和追踪主要依赖于商队自查和口岸登记,对其中个别人员的具体动向难以完全掌握。
季如歌听完众人的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神却比往常更加锐利。她没有急于斥责,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北境发展太快,旧有的管理体系已经跟不上现实需求。
“此事,非一人一司之过。”季如歌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乃是北境发展必经之阵痛。然,痛过之后,需有改变。”
她站起身,走到悬挂着的北境新城地图前,目光扫过上面标注的各个区域,下达了一系列新的、更为严苛和精细的管理指令:一、建立“全域访客登记追踪体系”。所有进入北境的人员,无论来自何地,因何目的(经商、务工、探亲、游历),必须在入境口岸或指定登记点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籍贯、年龄、体貌特征、入境事由、预计停留时间、在北境联系人或住址等。发放带有编号和基本信息的临时身份凭证(类似腰牌或纸牒)。
二、推行“住址报备与核查制度”。所有在北境停留超过三日的访客,必须向所在地的坊正(基层管理人员)报备详细住址。坊正需定期核查,确保人址相符。短期商队需指定集中驻地,由队首负责管理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