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重要的是,真的没有人吐槽施施的眼睛了。
“毕导?”李俞微感惊讶。
因为观众只要看到祈同伟,感慨祈同伟的经历,就会想到祈同伟生命里的那个天使。
要说《名义》里哪一个角色让观众最有代入感,绝对是祈同伟,没有之一。
施施完全不相信,质疑道:“不可能吧,我在《名义》里的戏份不多啊。拍摄不到三天就杀青了,我只是一个配角而已。”
时间李俞都计算好了。
3个点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已经算小爆剧了。
很多观众都从祈同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引发了共情。
在原时空,《名义》这部电视剧播出多年后,在完全没有重播的情况下,祈同伟只凭借一首进步小曲便能在小破站和抖手获得数百万的播放量。
两年时间,银幕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市场规模也扩大了三分之一。
大甜甜一看李俞的反应就知道李俞认识这个人,她继续说:“这人前几天跑到我们星光璀璨,自称北影毕业的硕士,京大影视学博士。
他的台词更是成为互联网的经典名言。
到了2010年,只要电影的质量够高,不需要神秘力量的加持,光靠市场就能拿下4亿、5亿,甚至更高的票房。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俞自信道。
“俞哥,你看到网上的评论没有?这一次我真的站起来了。我的粉丝敢吹我的演技了,终于没人说我像盲人了。”
曲高和寡,这个典故听说过没?一部有深度的作品,意味着有门槛。
其实大部分的观众追剧都不喜欢动脑子,只想看一些阖家欢乐的戏码。
不然偶像剧为啥那么火呢?”
作为祈同伟的白月光,陈阳跟着祈同伟一块红是必然的。
……
直言快语是一把最伤人的刀,施施已经体会到心被扎的感觉了。
“做人不能太贪心,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为解释起来麻烦,也没有必要,等《名义》开播后,施施自然会懂了。
李俞又道:“真的没必要纠结收视率的事,我跟你说,你在《名义》里饰演的陈阳很有可能会火出圈。”
连大甜甜都已经听说毕导的名号了吗?
他那么用心给施施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可算迎来阶段性回报了。
他来的时候拿着一个剧本,想让我们投资一笔钱给他,甚至还问我们公司招不招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