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芸也不嫌少,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
于是乎,首批捕捞队就成立了!
她将这十人分成了三组,其中两个水性好的男青年跟着孔武下水捕捞。女同志比较细心,就跟着春梅去赶海。剩下四个男同志负责出海捕捞。
说干就干。
程小芸给每个人都配上了一套装备,一行人齐齐向海边进发。
“大家给自己的水桶做好标记。咱们捕捞结束后,会按照海货的重量和品质结算工资。多劳多得!”程小芸给大家鼓舞着士气。
之前在村里出海捕鱼,拿的都是固定的工钱。这下有了多劳多得的新规定,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
于是就见滩涂上,有的在洞口撒盐抓蛏子,有的拎着长夹子捡海胆,有的用挖蛤蜊神器挖着贝类,有的拿着小镰刀“叮叮当当”在礁石上敲着牡蛎。
船上,有人收着罐子里的章鱼。
船下,有人挂着网兜在捡海参和鲍鱼。
大家各司其职,虽然是第一次干的新手,却都干劲十足!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饭店有了货源,终于又恢复了营业。章鱼也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加工厂,加工厂的机器也紧锣密鼓地运转了起来。
为了感谢首批加入的新员工,刚过了一周时间,程小芸就给大家发了工资。
发工资当天,程小芸特意选在了村委会的大院里。
院子当中摆了把长条木桌,一个记录着工作量的小本,一个计算器,一个大喇叭。
不少好事的人都来围观。有好奇他们能赚多少钱的,有盼着看人家笑话的,还有像许志慧这种,等着捣乱的。
就见木桌前排起了长队,程小芸“噼里啪啦”一顿按着计算器,然后拿着喇叭喊人。
“小冯,二十九元。”
“孔武,三十六元。”
“秀梅,二十五元……”
程小芸的声音被喇叭放大,似增加了什么魔力一般,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得了“红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