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我昨日写好文章后,忘在学堂里没取,回来取的时候,看见薛澈一个人在学堂里。”

他没直接说薛澈抄袭,却每一个字都在暗示。

柳山长转头看向薛澈:

“薛澈,你有什么想说的?”

薛澈眼中毫无波澜:“山长,我昨日确实是在学堂里写完文章后再离开的,比同窗走得晚。”

大家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看向薛澈的眼神复杂起来。

“那这意思不就是薛澈抄袭了闫超的文章?”

“他不是挺厉害的么?怎么还抄别人的?”

“山里出来的小子,再怎么装都是要露馅的。”

“……”

一众学子中,李章盛在下面拿着书本,幸灾乐祸地看着薛澈。

薛澈昨日刚来时,大家都奇怪,他年纪小两岁,怎么就能进闻道堂?

可后来,夫子在课上提问,让学生们回答经义题,薛澈居然都能答上来。

以往,闻道堂功课最出色的一直是李章盛。

李章盛是浔州长史的长子,也是李韶儿的亲哥哥。

他们兄妹俩在明德书院是横惯了的。

他能回答得上的问题,别人不一定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