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归根结底的问题。是如果挖不出古墓,事件就不具备足够的话题性。顾云来必须得做两手准备。
其实合并起来就只有一手:无论能够挖出古墓来,顾云来都得把这个话题给炒热了。
炒作是自我行销的一种重要手段,官员有时候也需要形象和包装。
一个小镇,最容易引起话题讨论的,无非是正面和负面的消息。在整个社会而言,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却是最快的。
首先,一个很平常的新闻也会被人强行意会成负面消息,媒体也是借此吸引眼球的。
那么,此次事件的发展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一:十里镇要盖一所小学校。
这根本够不成新闻效应,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地方。
如果把标题的内容再扩充一下,变成:十里镇城建局局长援建豪华小学。
哎,这话题就来了。
一个小镇的城建局局长,他哪来那么多钱盖学校呢?那肯定是贪污腐化呀,盖小学回馈社会是典型的欲盖弥彰。如此众人的目光不在小学校,而是集中在这个有重大贪污嫌疑的局长身上。
这样一来,顾云来不就出名了么。虽然是负面出名了,但也具备足够的话题性。关键是后面的翻转,要让人彻底的意料不到才行。
事情酝酿了,得让纪委来彻查,顾云来不相信普通吃瓜群众比纪委更加手眼通天。但顾云来桩桩件件的开销都是有详细出处的,盖这间小学,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纯粹就是为了造福于民。
要建,咱就建最好的小学,市中心实验一小都比不上的那种。校车全天候接送,占地最小也得几十亩。什么实验楼啊多媒体啊运动场,市里有的咱全由,教学楼直接高耸入云成为地标!学校里的老师,最次那也得是省级师范毕业的。门卫室里站一排的退伍老兵,个个身板溜直退伍不褪色。出来进去,见面就是“啪”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那帮小学生心花怒放!
你说这样的小学,一学期那学费最好也得五万吧。
五万,那还不够一个星期的开销呢。全免费!对,你没听说,还包食宿。咱就得给人造成一种贪官污吏钱花不完的假象,最后发现这些钱都是有出处的干干净净。
你得研究那帮吃瓜群众的心理,被迫接受事实造成的打击,是远超过揭露真相时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