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些勋章获得者,是没有朱标的。朱标是太子,是君,君不当和臣子争功。
但不管怎么说吧,皇帝亲自颁奖,五十万大军仅仅有十人获得的“复土开疆一级勋章”,含金量是非常充足的。
到了最后,朱元璋甚至传旨,所有获得“复土开疆一级勋章”的将士,绕场一周,让百姓们看清楚他们的模样。
“杨十三,好汉子!”
“刘旺财,厉害!得了一枚复土开疆一级勋章,真给应天爷们长脸啊!”
“好啊!李校尉,血战平壤,威武霸气!”
“小张百户,还不到二十吧?不知结亲了没有啊?小老儿有一女,年方二八,秀外慧中,待字闺中啊!”
……
百姓们见这些获得“复土开疆一级勋章”走过来,发出了阵阵欢呼,有些人甚至要当场嫁女了,当真是要多么荣耀有多么荣耀。要多么威风有多么威风!
其实,类似的活动,华夏早已有之,名曰“夸官”。
比如,唐宋年间,中了进士之后,那些新科进士们就可以骑着朝廷所赐的高头大马,绕全城一周,荣耀荣耀,显摆显摆。
以至于,唐朝大诗人孟郊在科举得中后,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荣耀喜悦之情,可见一斑。
现在呢?
大明未曾开科举,进士夸官未曾有过。
但是,武夫却有了类似的举动!
“好男人,当如是!好男儿,当如是啊!”
现场不知多少人,心中暗想:在大宋,“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不过,在我大明,恐怕就是为国“复土开疆者”,方为“好男儿”啊!
将士们“夸官”完毕,这场凯旋仪式,才算正式结束。
稍后,按照大明朝廷一直以来的制度,在应天无家的将士,回城外的营房休息。有家的将士,从武定门进应天城。百姓们,从雨花门入城回家。大军的高级将领、文武百官,则随着朱元璋的仪仗,由正阳门入城。入了城之后,才会分散开来,各回各家。
不过,朱标却没有坐自己的太子“太子金辂”,而是坐到了朱元璋的“皇帝玉辂”上。
倒不是说,朱元璋对外彰显多么宠爱朱标。以朱家的父子之情,根本就不需做这些表面功夫。
也不是说,朱元璋真有多么紧急的事情和朱标商量。大明幅员万里,小事固然多如牛毛,但现在四海承平,需要朱元璋和朱标紧急商议的大事,是真没有。
事实上,朱元璋如此举动,纯粹就是两年不见了,想让儿子离得自己越近越好,要好好看一看,聊一聊。
当然了,朱元璋乃是男子汉大丈夫,表面上却是不会显露那么多儿女情长。
他和朱标所聊,也主要是朝廷政务。
朱元璋道:“历朝历代,对于新取之地,无非是三种办法。其一,封建子弟,设藩国,由藩王治理。其二,设立郡县,遣流官,编户齐民。其二,封其首领为王,以夷制夷,进行羁縻。标儿治高丽,似乎采取了第四种办法,虽然设郡县,但主要官位,父子两代袭之。虽然编了户口,但是原高丽百姓和大明内地子民的待遇,并不完全等同。比如那些‘贱人’吧,必须付出绝大的代价,才能以低廉的地租租种官田。”
朱标道:“父皇既然有此疑问,为何当初对儿臣的所为,没有任何干涉呢?”
“咱干涉这点小事儿干什么?”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其一,你没费什么功夫,就把高丽打下来了。就算有什么不妥之处,再打一次便是,谅高丽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其二,你终究是要做咱这个位置的,无论是对是错,国家大政由你一言而决。咱做的每个决定,就都是对的?那也未必。你先拿高丽练练手,没什么不好。其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