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哥天资聪颖,文武双圣之姿,也是你能比的?”朱元璋理直气壮地搞起了双标。
顿了顿,又向朱标看来,道:“而且,咱相信,标儿这钟表,虽然远没元顺公那宫漏华丽神奇,但实用起来,不知强了多少倍!”
朱标道:“父王英明。元顺公的宫漏虽然足够华丽,却最高准确度,不过一刻钟的四分之一。而儿臣的钟表,却能精确到一刻钟的九百分之一!”
所谓一刻钟的九百分之一,就是后世的一秒了。
事实上,有了元顺帝留下的能工巧匠之后,这事儿并不难办。后世钟表之所以能精确计时,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钟摆定理”,一个是“擒纵结构”,对于不寐前尘的朱标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朱标很容易,就指挥那些能工巧匠,以及“钟摆定理”和“擒纵结构”,做出了精确度达到一秒的钟表!只是这钟表有些大,足足一尺见方罢了。
而且,在朱标的影响下,朱元璋等人早已对分数有了基本的概念,并不至于不懂“九百分之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一刻钟的九百分之一?”
朱元璋听了,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好!好啊!标儿,你不愧是咱的儿子!元顺公有了那些能工巧匠以后,造出了奇技霪巧的宫漏,玩物丧志,国破家亡。你有了那些能工巧匠之后,却造出了精确到一刻钟的九百分之一钟表,利国利民,国富民强!”
“我也是您的儿子啊!”朱樉嘟囔,道:“爹,大哥,这钟表把时间弄得非常准确了,就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利国利民?”
“哼,你以为呢?”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老二,老三,老四,咱看今天你们也别比什么沙盘了。现在,咱就拿这钟表考考你们。你们都说说,这钟表到底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