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长在哪?人数虽少,但陆军强大,骑兵更是强大。
既然如此,守城也不行。守应天城的时候,我军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敌军人数众多的优势倒是可以发挥。
我军最好将陈友谅的大军引诱到一个陆地上的开阔地带,在野战中,用陆军和骑兵击败他们!
陈友谅能那么听话吗?
事在人为嘛!
刘伯温拟定了一条妙计,还真把陈友谅耍得团团转。
如今陈友谅大军上岸的地方,无非是两处。一处,是通过秦淮河,在应天城城下直接登陆。一处,是在距离应天较远的龙湾登陆,在那片开阔地上整顿兵马,再攻应天。
毫无疑问,让陈友谅龙湾登陆,在此地用骑兵消灭陈友谅主力,是非常符合大家都期待的。
那么,如何让陈友谅选择在龙湾登陆呢?
朱元璋麾下的大将中,有一个叫康茂才的大将。此人和陈友谅有旧交。于是乎,让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说康茂才愿意倒戈,建议陈友谅走秦淮河,在江东桥与康茂才会合。江东桥是一座木桥,康茂才会事先将这座唯一阻挡陈友谅大军前进的桥梁挪开,方便陈友谅的大军直达应天城城墙之下。
然后呢?李善长又连夜,把木制的江东桥改建成了一座石桥。
……
……
帝王登基,当然不是小事。
陈友谅在采石登基为汉国皇敌之后,停留了三天才继续前行。当天夜里,他的大军主力就到达了江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