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炮作为袁崇焕最得意的一门大炮,一旦他被起复掌握权利,必然要将我提携。

难道我该放弃造反,而是跟着袁少保重新征战辽东,完成光复伟业?

“还有你!刘大胡子,你说你急什么啊。”

李辛说了这么多,似乎很疲惫。

“明年便是新皇元年,封某夜观天象,察觉明年天气会越发反常。”

“夏日酷暑,冬日酷寒!再加上新皇要加派田赋,必然有许许多多的人揭竿而起。”

“而到了那时,便是你发挥天赋的时刻,你只需上书皇帝,领一支新军横扫披靡,自然重现你义父昔日荣光!”

刘继祖也愣住,嘴中喃喃。

真的吗?

先生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吗?

能不造反,谁又愿意造反。

这屋子里的人愿意跟着先生造反,一方面因为先生是他们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能吃饱穿暖,不落猪肉下场。

如果天下真要大乱,各地起义军造反不断,我刘继祖岂不是有了最好的舞台?

届时什么曹文昭,什么祖大寿,能有我刘继祖威风?

一柄关公大刀在手,带领数万川军杀遍天下!

李辛已看向所有人,继续说道。

“还有你们!国葬完毕后,你们也不适宜在逗留下去了,各谋生路去吧。”

“愿意跟着徐师在京城的,便让徐师给你们安排个一官半职,你们都手艺在身,想来不难。”

“愿意跟着元化去辽东战场,或跟着继祖去镇抚剿匪的,各自去找他们。”

“至于那些个家眷百姓,力夫工匠……呵呵,朱由检已没有余钱修自己的皇陵了。”

“尽数给他们发放一年的薪俸,散尽家财,一一安置……”

说完这些,李辛似乎极为疲惫。

他疲惫的拿起桌上的香烟,借着火折子点燃,可吸了两口又呛的皱眉。

无奈将烟掐灭,双手撑着桌面,转身就要离开。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他临行前又转过身,目光通红的看向每一个人。

“各位,你我相聚五载,如今离别在即,虽心中不舍,但应知天高水长,各自安好之理……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