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明以后要发展,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在场的人听后,心中都有一股怪异的感觉。

刚刚他们还沉浸在人可以飞到天上去的震惊中,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如今他们算是逐渐琢磨过来了。

就好像他们天天教导自己家的孩子和同族的子弟,说要把心思放在经义上,一切以科举为主。

这样才是干正事。

而赵策所说的,无异于隔壁家那个不爱读书的纨绔子弟,天天怂恿你去不务正业。

在场这群精研孔孟之道,对于程朱理学的认知比谁都精通的文官们,个个表情都变得微妙了起来。

李东阳虽然没有出声,露出一点若有所思的表情。

弘治皇帝也在思索,倒是朱厚照似乎兴趣更浓一些。

他追问道:“科学居然这么神奇?”

赵策看在场诸位大佬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他缓慢的眨了眨眼睛,对朱厚照解释说:“当然神奇。”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殿下曾经送给臣一个火铳,臣回去也研究了一番。”

“在研究的过程中,臣就发现了。”

“这火铳,其实是可以作出改变的。”

“引信是为了点燃枪管里的火药。”

“可除了引信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点燃火药?”

朱厚照下意识的追问着:“还有什么办法?”

赵策道:“引信点燃火药,从而产生能量完成射击,这是科学。”

“换一个角度。”

“若是我们用燧石与弹簧的摩擦产生火星,从而直接在枪管内部点燃火药,来完成点火工作。”

“这也是科学能解释的。”

“那么这是否也是可行?”

“在旧事物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检验和解释新的事物。”

“推陈出新,这就是科学的进步。”

“啊?”

一旁刚刚还表情微妙的曾鉴,突然瞪大眼睛。

“你、你说的是什么?”

“燧石与弹簧摩擦产生火星,这火星能点燃枪管里的火药?”

赵策看曾鉴开始感兴趣了,脸带笑意的侃侃而谈:“我猜是可以的。”

“但术业有专攻,没有试验过,我也不敢断定。”

“若是真的可行,那燧石与金属摩擦产生火星,用于改造枪械的点燃方式,不是更方便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