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如今科举都没考完,就得到了别人科举后几年才能得到的成绩。

这说出去,怎么不羡煞旁人?

因此大家都以为他是刚得了解元,又被召去东宫给太子讲学,因此才这般的精神奕奕。

赵策也是心情大好,对着众人点头回应。

在顺天府乡试得了第一,那国子监里的班级也得发生变化。

赵策如今就读的诚心堂,在国子监里排行第二等。

乡试取得第一后,也不管平时课程成绩如何,赵策都会被升到第一等的“率性堂”中。

今日过来,也是为了此事。

和众人寒暄了一阵,学正带着赵策等人到了“率性堂”中,示意赵策以后就在这边听课了。

同行的,还有不少过了此次秋闱的人。

赵策还在人群中,发现了重阳见过的曹公子。

曹公子也一直在看着他。

不过看着这么多人围着赵策,他便没有凑上前去。

学正也没什么要交代的,直接让人进去,等着先生讲学。

赵策刚坐下,曹公子便带着一张折好的纸走了过来。

“永西伯。”

赵策点点头,示意他坐自己旁边。

曹公子与曹老爷胖胖的身份不同,他整个人看起来颇为清瘦。

但瘦归瘦,精神还是不错的。

他把手中的纸递过来,大大方方的说:“重阳时在山上,多谢你帮我解围。”

“在下身无长物,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

“因此,这几日关在家中,作了一首诗送给永西伯,聊表谢意。”

这古代的文人,送自己写的诗词或者画作之类的,都是很常见的谢礼。

赵策笑着接过,直接当着曹公子的面打开。

“秋影雁飞,摘菊泛酒。与友登高,欢声载舞。琴声悠悠......”

赵策看了一眼这首诗,又看了一眼旁边的人。

他试探道:“曹公子的诗,看起来挺......很是轻松。”

其实赵策想问,那天登高明明曹公子受人排挤,怎么这诗还作的这么欢快?

曹公子也不知有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脸上带笑,语气平和。

“过节,自然是开心的。”

“我等刚过了秋闱,正是该高兴之时,又何须伤春悲秋?”

那天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得了一盒贵到死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