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34章

不知女帝是儿郎 颜词 2365 字 2024-01-03

大楚建国一百三十年,至宣帝已是第五位帝王,宣帝十四岁即位,十六岁掌国家大权,为震朝纲,宣帝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削减赋税,三年不到,就将朝局巩固的极好,然而,太初五年,大楚却发生了一件谋逆大案。

淮安王楚长康,于宣帝帝驾南巡途中,命人刺杀撇开帝驾单独微服的宣帝。

宣帝明察秋毫,早有准备,索性将计就计,来了一招引蛇出洞,最后成功将叛党,一网打尽。而后三月,先后有上百人被罢官,上千人或斩首或流放,直到入秋,这场风波才慢慢平息下来。

在这当头,宣帝低调的过了自己的二十生辰,眼看着圣上已过双十,叛乱一事也解决完毕,大臣们想让宣帝娶夫的心思,很快便又活跃了起来。

面对大臣们一封又又一封的奏请,宣帝对此倒是表现的十分平静,这边前一日百官才催立皇夫,后一日,她便提出了新的朝事,却是预备广开港口,促进大楚与周边众小国交流往来。

这个决定一出,朝堂很快就炸开了锅。

无他,大楚闭关,已有百年,如今贸然开港,海上的倭贼很快就会活络起来,到时威胁沿海周边,将是大楚的一大隐患。

再者,若是开了港口,大楚今后的南北经济,就有陆路和海路两条路可以选择,这南北陆路被部分人攒在手中十几年,积累了那么多的财富,一旦海路一开,短期内如何能够把控?搞不好这条海路,可能还会被天家掌握,到时南北分流,一旦有别的富商大贾加入,那这南北经济,就不再掌握在部分人手中了。而这一长达十几年的垄断,朝堂的官员中,有多少人吃了好处,又有多少人知情不报,这处油水一少,损害的又将是多少人的利益。

所以,自宣帝这个想法一提,便遭到了大臣们的联名反对。

这件事在朝堂上僵持了两个月,但最后还是在新年伊始之际拍了板。

宣帝退了一步,只先开了五处通商口岸,作为试点。同时在港口处设布政使司,招募愿意与朝廷合作的商户,对沿海周边小国进行贸易往来。

若说和朝廷合作,众人自然愿意,但一听到是何周边小国进行贸易往来,仅这一条,就击退了许多人的想法。

毕竟,闭关这上百年来,周边国家如何发展,海路是否顺遂,谁也不知道。这一去不说九死一生,可却也是前途渺茫。再加上有心人存心阻拦,最终愿意合作的商户,竟无一二。

而就在一筹莫展,政策无法实施之际,魏兰却有一商人,走进了当时的布政使司府。

冬去春来,自二月之后,宣帝就感染了疾病,据说是身上长了红疹,太医诊断后确定宣帝乃是患了天花,一时之间,朝堂哗然。

要知道,宣帝即位至现在,后宫至今空虚,还尚无子嗣,而皇室近些年来子嗣不丰,仅有血脉较近的淮安王,还因谋逆,被灭了满门,若是宣帝驾崩,整个大楚能够即位的人,几乎没有,而这才刚稳定的朝局,必然又将掀起腥风血雨。

对于臣子们的顾虑,楚辞可不慌。

他的身子现在越发的重了起来,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穿些宽松的衣裳掩盖,宫里人多眼杂,现在两件大事又已解决,既然如此,那他索性给自己放几个月的假。

天花是疫病,传染性极强,以此为借口,楚辞很快就出了皇宫,来到了离长安不远的皇家山庄静养。

这里全是他的心腹和暗卫,非信任之人不能进,他选了三位肱骨之臣作为辅政大臣,寻常小事按例处理,大事则需要将折子当日送到皇家山庄,由他裁定。

如此这般,虽是麻烦了一些,但大臣们对于自家天子身患重病还如此劳心劳力却是感动至极,楚辞也因为这个安排,发现了好一些对皇家忠心又可用之人。

孩子是七月怀上的,算下来五月便该落地。

然而,谁也没想到,四月中的时候,楚辞的肚子,却是突然发作了。

安叔作为楚辞身边的老人,看着床上生了一天一夜都还没有生下来的楚辞,心疼的直掉眼泪,他握着楚辞的手,“孩子,你可得加把劲啊,吃这一遭罪,只要孩子落地,我们就轻松了。”

他自顾自的说道:“好好地,怎么会突然发作了呢.....”

楚辞已经疼的快没有了力气。

“陛下,贺姑娘的商船,在越地被扣,据说是参议了越地的国事,最后被越地的地方官吏,判了斩首,人......已经没了。”

脑子里时不时的回想起昨日暗卫禀告的内容,楚辞满脸惨白,疼的将身下的床单,手绞成了一团。

不可能。

她那么聪慧,怎么可能死,怎么可能......

一旁一直有接生公公候着,见楚辞胸前起伏明显,吓了一跳,“郎君切勿心悸,产子这等大事,心悸是大忌啊!”

“快,给郎君拿片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