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看着皱着眉头琢磨的张大明站起身看向于桂花徐燕,“姐,婶子,你们怎么看?”
徐燕想了一下,“我觉得行,就跟在屋里种菜是一样的,柴火林子里有都是,咱们辛苦点,多攒点苞米杆子、枯树枝完全够了。”
于桂花则皱着眉头看向徐涛,“小涛,塑料布只能抗风,咱这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可都零下三十多度哪,白天还能凑合,晚上咋整?”
徐涛微微点了下头,“婶,我知道,到了那时候就要靠人了,柴火二十四小时不能停,把暖墙烧的热热的,在去收破烂的那里找点破被褥破毛毡之类的搭在棚上,不过。”徐涛停住话语,皱起了眉头,如果是那样的话,支架的板条肯定扛不住重量,要是能找到竹条或是钢板条就好了,不过随即徐涛想起自己完全是异想天开,北方哪有那些东西。
“小涛,说话别说一半,不过啥?”徐燕有些急的推了徐涛一把,徐涛皱着眉看向徐燕,“姐,要是那样的话板条扛不住重量,会塌的。”
徐涛的话让徐燕、于桂花愣住了,仔细一琢磨可不是咋的,别说一个塑料布搭的棚子,就是屯子里那些土房,年头久了,赶上大雪天的时候,还有被雪压塌的哪。
徐燕有些泄气的看着徐涛,“那你说咋整?眼瞅着能挣钱的道道就这么拉到了?”
于桂花也犯愁,谁不想给家里添点进项,过年给孩子做身新衣裳,家里隔三差五吃顿肉,都不用小涛给算,自己就能知道大冬天的青菜能卖上价格,可小涛说的根本不行,到手的钱没了,于桂花心里发堵,开始在井边转圈圈,嘴里还一个劲的叨叨,“咋整?咋整?”
“上大梁行不行?”张亮看了看转圈的于桂花,又看了看徐涛,小心的说出心底的想法。
徐涛一愣,转头看向张亮,眼睛发亮,徐燕一把抓住张亮,“二狗子,跟大姐说说,你咋想的?”
张亮咽了口吐沫,“木板条扛不住,咱可以像盖房子上大梁的那样,给大棚架上大梁,行不?”
徐涛眼神带着笑看着张亮,难怪人家能成为老师,这脑袋瓜子转的真快啊,工字梁,能够完全把大棚撑起来,那样的话,就是雪大点也不怕了,想到这里,徐涛伸出手,冲着张亮翘起来大拇指,“张亮,你真聪明,我就没想到。”
于桂花眼睛锃亮锃亮的看着老儿子,一步窜到张亮身边使劲拍了张亮一巴掌,“好儿子,不愧是我于桂花的儿子,真聪明。”说完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蹲在地上琢磨透的张大明站起身,也呵呵的笑了起来,用蒲扇大的手掌揉了揉张亮的头顶。
张亮咧着缺了两颗牙的嘴嘿嘿的笑了,不自觉挺直的小胸脯透着一股骄傲,徐涛带着笑转头看向张大明,“叔,你觉得行不?”
张大明露出憨厚的笑,“行,咱们算算大概需要多少钱,还有,小涛,你要盖多大的?”
徐涛看了看家里的前院子,摇摇头,转身往后院走去,站在后院,徐涛来回走了一圈,自家连房子带院子总共是一亩半大小,地方是足够大了,但自家只有自己和姐俩人,真要是种成了,只靠姐弟俩能累死,不能盖太大的,想到这里,徐涛转身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徐燕,“姐,咱家人少,盖大的赶不过来,咱盖个小的,你说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