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针对安国公,不仅是因为沐婕妤欺压尹璁,为尹璁出气,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沐家想当国丈、以外戚身份摄政的心路人皆知,他在位时还能压制一下。但是太子年纪尚轻,又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以后很容易被强势的沐家左右。
如果继续让沐贵妃在后宫作威作福,安国公很有可能会借机送女眷进宫给太子做妃子。等他百年之后,太子登基,再要挟太子立沐家女为后,生出来的嫡子又是沐家的血脉,长久下去,这个江山说不定就要改姓沐了。
为了让安国公这老贼打消自己的妄想,乾德帝经过百官身边时,并没有给落单的安国公一个眼神。文武百官在朝廷混成精了都,见乾德帝漠视安国公,就更加不会理会他了。
上朝后,乾德帝简单提了一下宫里的变动,又着重批判了安国公勾结宦官迫害后妃一事。
安国公听到上位者提到自己的名字时,就主动跪在了朝阳殿中间听候乾德帝的发落。百官见状,才知道原来勾结宦官插手宫闱的事情是安国公做的,再联想到他女儿在后宫的所作所为,就了然了。
群臣议论纷纷道:“原来是沐大人让司礼监的人去打后妃的,这也太过分了。”
“自己女儿过了生育的时期,生不出子嗣,就把年轻的妃子打得不能生育,真是,让人不齿啊!”
“我一直敬仰沐大人,没想到沐大人却做出如此错事,唉!真是看错人了。”
“沐大人你又是何必呢?”
安国公跪在地上,听着两旁百官议论自己的话,只觉得无地自容,只能将头磕在地上,听乾德帝处置。
乾德帝道:“安国公作为朝中重臣,却知法犯法,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令朕失望。但朕念在安国公为三朝元老,先帝创业时立有功劳,也为朝廷做出不少贡献,又年事已高的份上,朕便免了你的牢狱之苦。不过为了朝廷的稳定,令百官信服,该罚的还是要罚。朕决定,沐氏一族今后子不能入朝为官,女不得进后宫,安国公从此只保留名衔,并罚两年俸禄,以儆效尤。”
也就是沐家被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迫远离了权力中心,从此再也没办法在朝中呼风唤雨了。
乾德帝对沐家的惩罚一出,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安国公的对立派,忧的是安国公的党羽。不过他们也开始想着跟安国公一刀两断,加入其它派了,只是暂时没想好要加入那一派比较有潜力罢了。
退朝时,安国公身边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了。大家都忙着去巴结新的派别,跟他这个已经和权力绝缘的人没话可说了,自然不会跟他说话,反而还怕传染了他的霉运呢。
一场朝廷变动就这样落幕了。
乾德帝回到宣玉殿,听荣华说尹昭仪去承光殿找小公子了,就说:“让她去吧,正好小公子大病初愈,有亲人陪陪,排解一下苦闷也好。”
荣华一直都挺纳闷乾德帝对尹昭仪态度的转变,明明陛下以前只要一提到尹昭仪就会沉下脸的,怎么突然就这么待见尹昭仪了?难道是因为小公子吗?可是据他所知,尹昭仪对小公子也不好啊,没理由陛下不清楚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