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贵妃娘娘。”

“皇上虽说是一国之君,但也是你的父亲,你若是有什么话,尽可以对他说。若说的不对,他会慢慢教你。”

感受到沈眉庄身上的善意,弘时略放心了一些,看向雍正,又赶紧低下头去。

沈眉庄继续鼓励他:“别怕!”

“皇阿玛,儿臣听到她的名字,想起了诗经里的诗,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这才有些失礼。”

见他胆子大了一些,雍正也收敛了神色,问道:“那你有何解?”

弘时定了定神,向前一步:“回皇阿玛的话,这首诗表面上描绘的是少女出嫁前,精心准备祭品的场景。但儿臣觉着,在这看似平浅谐美的诗句背后,实则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味。它写出了平凡女子生命的一点精神之微光。

少女在筹备祭品的过程中,心中所怀的那份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是这微光的体现。这不仅是少女对传统习俗的遵循,更是她对未来人生的一种期许,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雍正没想到,自己这个不爱读书的儿子居然有如此不同的见解。

“你说的极好!既如此,朕便将这个女子赐给你,朕等着看你能不能守护好她的精神微光。”

弘时大喜:“儿臣多谢皇阿玛。”

“话虽如此,但富察氏是朕赐给你的福晋,你更要好好待她。”

弘时跪下,郑重其事的说道:“儿臣定不负皇阿玛教诲。”

雍正又指了指第一个秀女,“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上前一步:“臣女余初霁。”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好名字!你既然是诚亲王府上的,学问想必不俗,四阿哥爱读书,你就去侍候她吧!”

诚亲王是他所有兄弟中学问最好的。

年前,因诚亲王允祉向苏克济索要贿赂,雍正责罚他无人臣之礼,将他议罪夺爵,囚禁在自己的府邸里。后来听说他诚心悔过,便复了他的爵位。

诚亲王这番操作,无非是为了向自己表忠心,雍正也不想拂了他的面子,但却不愿意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便随意打发给了四阿哥。

那女子连忙跪下谢恩。

还剩最后一个人。

“至于你,记下名字留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