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要准备?”
“当然啊。你给你的,我给我的,咱俩都给,也不厚此薄彼,孩子们才开心。”
“那成,我一会儿把挑到的东西给你看看,咱别给重样儿了。”
“你进城一趟没那么快回来的,你不用着急。此外,你还得摘菜和水果呢,你想快也快不了。”
赵玉兰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佳宁的义母要不要送啊?”
所谓的“义母”都是一家人杜撰出来的,如果“她”要送,也只能是他们自己准备。
盛长生沉吟了片刻,“送吧。孩子们对这‘义母’又好奇又敬爱,若是能收到她的礼物,一定很开心。”
赵玉兰听了直发愁,“得是拿得出手而又贵重的才符合她的身份,不好挑。”
盛长生望着她,满眼都是宠溺,“傻媳妇,这‘义母’的人设神通广大,什么新奇特的玩意儿都可以,比如放大镜、玻璃珠、积木、小汽车等,有人问起就说海外之物。”
赵玉兰一想也对。
“回头咱还得叮嘱孩子们不要拿到外头炫耀,不然被有心人盯上,咱吃不了兜着走。”
盛长生点了点头,又问,“咱家其他人的生辰到了吗?以前的日子太苦了,尤其是我娘、我两个妹妹被原主压榨,不知受了多少罪。我想等她们生辰,都给备上一份礼物。”
“一会儿我问你娘,我给记下来,过了的给补上,还没到的,提前准备好。对了,泽儿的生辰我也不记得,但他对我挺冷淡的,我又不好去问他。”
“没事儿,我回头找他喝酒,从他嘴里套出来。”盛长生说着,“咱闺女哪儿去了?”
“她听老太太提起老大的生辰,便进空间去了,想来也是给大郎找礼物。”
“她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她也要送礼?”
“难得她有那份心。”
夫妻俩说了一会儿,便分开各自忙活去了。
这一世,他们不再是一家三口,而是各自多了好些亲人。他们被亲人需要、倚靠,责任更大,也更要维护好这些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