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福:“......”
爹,您这也太霸道了吧。
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去县衙当差,可压根就进不去,审核非常严格。
“爹。”孙二福听后,笑着道:“大哥在县衙干得好好的,你就别难为他了,那可是铁饭碗啊。万一哪天村子里再闹饥荒,大哥有衙门照顾着,肯定饿不着!~”
“要不说你们两个目光短浅呢,一点见识都没有。”
孙有福气得直跺脚,“你俩知道种药材的利润有多大吗?一斤何首乌,哪怕卖到一百文钱一斤,十斤是多少钱?”
“十、十两银子。”孙大福呢喃一声。
“那一百斤呢?”
“一百两银子。”
“你自己抬头往山上瞅瞅,整座山都种满了何首乌,等长成了,能收多少斤药材?”
孙大福听后,扯了扯嘴角。
这可是天文数字,他不敢想。
“还有老二,县城的绣坊暂时就让宝娟看着吧,她要是忙不过来,就雇两个人帮她,你也抓紧回村,帮你妹妹种药材!~”
自家人如果都不帮忙,那闺女得多寒心啊。
孙二福闻言,苦笑一声,“爹,妹妹的药田好像不需要人帮忙呢!”
妹妹一夜之间就能把药材种出来,如此效率,堪称奇迹。
他们如果去帮忙,反而显得很多余。
“净说那屁话,那么大一座山,不能全靠你妹妹一个人经管,这事就这么定了,去干活吧!~”
老爹下了军令状,大福和二福哪敢不听啊。
当天,孙大福就给蒋县令递了辞表(辞职信)。
蒋县令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反复确认了一遍才道:“大、大福,你没跟我开玩笑吧?过几天吴师爷要回乡去祭祖,我还打算让你当师爷呢,在这节骨眼上,你、你哪能甩手不干啊?”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他走后门,想把自家孩子送到县衙当值。
蒋县令两袖清风,做官这么久,就给孙大福开过一次后门,可他却递了辞表。
“蒋县令,你也知道,我妹妹买了一座山,眼下已经把药材种上了,我想回村帮她忙活忙活!~”孙大福一脸歉意。
蒋县令听后,惊讶道:“这么快就种上了?”
神速啊。
“不仅种上了,药苗苗现在都长出来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