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未来国师,知道真相
老朱给他的差事,可不是什么好事?
朝廷设立道录司和僧录司,为的就是更好的管理佛道二门。
他怎么可能任由道门凌驾于佛门之上?
从情感上来说,老朱对佛门的感情是多于道门的,若不是出现张异这么一个异数。
龙虎山的日子恐怕比佛门要难过的多。
可皇帝对佛道二门的看法,真正出现分水岭是从与慧昙那场纷争开始。
张异提出人间道教的概念,深得老朱人心。
老朱对宗教的忌惮,无非是忌惮佛道二门千百年来凝聚出来的民心。
若用得好,民心自然归向皇帝。
可若用不好,这民心就会成为大祸害。
老朱打压过宗教,但又不甘心那些被关在道观中的和尚道士无所事事。
张异知道李氏和孟瑶来了。
“明年,咱们大概就要出海了……”
尤其是在土……的铁拳之下,任何牛鬼蛇神都别想坐享其成。
“怎么?”
“死海伯,陛下让奴才陪您交接!”
张异奋笔疾书,开始给老朱写关于如何改革宗教的方案。
不过似乎想起什么,她有些羞怯,愣生生停在原地。
至少,他走道士那条路,撑死了也就跟历史上那些妖道一般,落个国师之名而已。
张异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这也是皇帝控制陈珂的条件。
也许出海之后,大明的社会结构产生的变化,会朝着一种他自己也无法想象的方向去演化。
那个命不好,会夭折的长孙,果然怀上了。
“这个道观,建于三年之前!
“果然不该跟皇帝相认呀,在这个黑心老板手下干活,估计以后贫道的日子苦了……”
想来皇帝这些年,也看到了效果。
明年,一切的问题都能解决。
当初在清心观忽悠皇帝出海,张异昨天才从太子殿下口中知道,这件事朱元璋一直在准备!
“儿臣知晓了,父皇放心,儿臣知道事有轻重大小,虽然……”
清心观的很多设计,乃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水塔,比如排水系统,比如……
这座道观并非任何故有的道观,而是朱元璋加盖!
张异有些意外,旋即听着老陌说:
“这道观从一开始,就是陛下留给真人的,真人进去便知!”
这座春秋观,早就被皇帝安排好一切!
清心观所处的地方,随着皇帝和张异相认,估计很快就没有锦衣卫看家了。
陈珂这种人,既熟悉海上贸易,又是情报人员,在锦衣卫他确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张异在当道士这事上,事实上的权柄已经超过了远在龙虎山的老爹。
做个孤臣,其实反而安全。
说白了,这也是他心里早就有的计划。
“出海是好事!”
朱标闻言讪笑:
“出海是好事,也许过几年,我大明就要拥有第一片海外领土了!”
海外?
就如现在的自己,似乎多了许多选择。
他心里本来就有几分为蓝玉求情的意思,只是没有找到机会。
朱元璋既然在正一道这里吃上甜头,他肯定希望其他人也动起来。
赶车的人,依然是老陌。
张异并不太喜欢换别人叫他的爵位,主动让人改口。
在张异的心目中,朱元璋也是一个热爱扩张的人。
张异等老陌走后,默默来到书房,里边有文房四宝,他开始坐下来写方案。
这就涉及到,宗教改革……
不仅仅是正一道的改革,这同样涉及全真,灵宝……乃至佛门各宗的改革。
从浙江回来,他似乎变得很忙,再无以前懒散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样子。
只不过您一回来,就卷入了陈珂的圈套,后来的一系列事情,您也知道了!”
他走出奉天殿,自有人与他对接。
张异犹记得前世,一队人给民国哭坟,哭的就是民国大师如云。
不过等您回京之后,皇帝陛下就令人扩建了此观,不过这次您得了封赏,恐怕这道观还要继续扩建……”
朱元璋安排好张异的事,让他先行离开。
他也不怕自己这份东西,会引起佛门那些人的不满。
“公公,您还是叫我真人好了!”
玄武军的诞生,就是因为张异!
而那张世界地图,老朱也在反复翻看。
但从历史大势来说,对华夏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