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仇人见面杀心起,故意拉仇恨
张异倒不是觉得陈珂故意怀疑他,而是陈珂已经将误导别人这件事当成本能。
陈珂是个优秀的情报者,他除了陈满之外,大概谁都不信。
也许是因为洗白之后,他一直想要证明自己。
所以才努力往上爬,期望能攀附到权贵,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
“他儿子,是洪武三年的落第秀才,表面上跟陈珂并无关系……
但陈珂平时会对他多有资助,两人的关系也算不错!
只是此人读书确实不行,应该是功名无望!
他还不服气,陈珂此时,正劝说他离开应天府!”
朱樉读到这里,呵呵笑:
“说起来,他也算是个妙人,陈珂明面上还有一对儿女,但似乎也被他放弃了……
张异闻言笑道:
朱樉当着张异的面,亲自写了一份奏疏,这是呈送给皇帝的奏报。
深吸了一口气,胡惟庸收回目光,转身走向王府:
“请转告秦王殿下,胡惟庸求见……”
这些东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忌讳!
胡惟庸下车子,看着车子扬长而去,脸上更有一丝不愉快。
成为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右相,胡惟庸早就体会到权力带给他的快感。
老朱感慨一句,说起来,当初刘基对他们三个人的评级多少也没错。
不过想起朱樉在海南的那一番推心置腹,他也明白朱樉彻底放下了。
远在青田的刘伯温,也无法逃脱朝堂之上泼过来的污水。
可是他自己也说不出,这朝廷中有谁适合当宰相。
朱樉说到此处,都不免对陈珂生出几分爱才之心。
当将所有人的关系都搞好之后,是不是可以把那位架空在深宫之中?
不然,愧为文官之首。
他掌管锦衣卫的事情,张异也从别处知道。‘
锦衣卫的前身,有一部分是检校出身。
两人剑拔弩张的样子,已经惹得外边警戒的锦衣卫开始转向他们。
御史台自从刘伯温和杨宪走后,浙东派有点逐渐瓦解的意思。
比起汪广洋来说,他又算勤勉……”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他和李善长,都算是不出世的天才。
这位蒙古郡主,对别人和和气气,唯独对朱樉横眉冷目。
但是他强忍着冲动,对张异的消息是不闻不问。
观音奴闻言,略微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她对朱樉的轻视是发自内心的,张异是啧啧称奇。
胡惟庸闻言脸色大变,脸上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张异不着痕迹地看了朱樉一眼,也不知道这位殿下有没有明白皇帝安排的深意。
张异在王府侍卫的引导下,上了秦王的马车。
自己跟她的关系都没那么僵,朱樉与她大概就是前世的冤家吧。
“不是?”
你准备去哪?”
胡惟庸道:
她见过皇帝,也见过英雄,但没有人比朱元璋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阴影。
知道自己身份敏感,拒而不见!
倒是落得我小人了!”
王保保被羞辱,观音奴跟一头母豹子一般,跳起来。
胡惟庸至少上位之后,也在勤勤恳恳工作。
张异回答:
朱元璋冷哼,他自然是不信刘基要造反的言论,但凡正常人都不能相信。
“大人是心疼咱们这些小的,就算不成事,咱们也念着大人的好!
两个人的谈话,随着马车到了胡府结束。
“不贪不腐,何惧锦衣卫?”
有了锦衣卫,许多事情,他基本不好插手,倒是让他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变得束手束脚。
胡惟庸很明显是来找朱樉的,他也没有要跟对方打招呼的意思,直接坐上马车走了。
可是类似陈珂这种情报分析的天才,加上能数十年如一日的贯彻自己的行为的做法,只能说大部分人,都达不到他的高度。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哪怕各有各的问题,但在相位之上,都算中规中矩。
“墙头草是没有办法理解,我哥哥守护的决心!”
他心里虽然想着,但却没有声张出来。
胡惟庸当宰相,也有一段日子了。
胡惟庸闻言,也是心动。
……
“以后老朱不会让儿子轮流掌握锦衣卫吧?”
该争的东西,宰相也要替他们去皇帝面前争。
胡惟庸见对方吐槽起锦衣卫,心里也颇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