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放下心结,军校制度
朱樉到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正在一字一句研究张异说过的话。
朱樉小心翼翼,行了个礼,没有人理他。
他自顾找了个地方坐好,等皇帝和朱标发声,同时,他也有些忐忑。
锦衣卫记录下的内容,是将张异和他的对话原原本本记录,他生怕张异的某些话语,会让他受到伤害。
他还做好准备,如果张异真的惹了父皇,一定要求情。
“这小子,在你面前还是悠着点了,要是当着朕的面,怕不是就当面骂了!”
朱元璋一字一句终于读完了锦衣卫记录的话。
他甚至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张异指点江山的画面。
先不说张异的话有没有道理,老朱心里挺怀念跟他吹牛的日子。
这“贤”谁来定?
“殿下过誉了,这本质上就是个游戏,并非真实的作战,贫道只是取巧……”
第二日。
“儿臣明白了!”
这应天府的老鼠太多,起码得杀他的七七八八,再想着出宫的事情不迟。
“那回头你给我当谋士,先帮本王赢了再说!”
朱樉很满意,他回头对婢女吩咐道:
“你去找一些点心面,给我们送过来!”
至于给那丫头配一个丫鬟?
朕没那个闲工夫……”
“张家弟弟不就是父皇的镜子?”
朱樉摆出请教的态度,认真询问。
他最在意的东西就是控制相权,可举荐制度,在张异眼中,其实就是一直在加强相权。
可是他的学习能力飞速,很快就掌握了规则。
老朱点头,张异那一句真正的危险在和平之时,才是这个论点的核心。
“不胜酒力,殿下海量……”
朱樉被老朱问的哑口无言。
张异说的问题,却也是大问题。
上次徐达说过一次,如今通过朱标的话语,朱元璋再次咀嚼这四个字。
和朱标不同,朱标日夜和皇帝在一起,朱樉只有偶尔的时间,才能见到父皇。
朱樉闻言若有所思:
“这就是你建言,让常将军写下练兵术的原因?”
“你也是能睡,比本王能睡多了……”
老朱明白张异那点小心思,让皇帝配个丫鬟,由丫鬟去监视观音奴,也算是自证清白。
“儿臣觉得张异说的有道理,尤其是关于科举的事情,张异确实指出了父皇的疏漏之处!
见他主动认错,朱樉心头震惊。
而兵权,又不能从君王那里交给武将,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武将的地位,勋贵集团由此诞生。
朱元璋放下密奏,将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朱樉读的书,是《纪效新书》。
跟朱樉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在一个时辰之内,他从被朱樉横推,到将朱樉打得找不着北。
不等张异求见,他自己跑出来。
“朕疏忽了,这小子骂得好!”
解决完张异的诉求,老朱自然而然地,进入另外一个话题。
“那咱们研究研究战术……”
这种情况,让朱樉很难受,却又觉得轻松。
<div class="contentadv"> “原来只有靠近之后,才会明白自己毫无机会!”
“太子,你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朱元璋对朱樉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朱樉心情激动,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
关于观音奴身上的谋划,朱樉并不知道。
“那你来帮我看看,我过几天就要跟老三老四他们演武,这可是关系我前程的大事!
张异指着沙盘道。
享受了一把腐朽的封建社会式的腐败之后,张异随口问起朱樉在哪?
“殿下习完武,正在书房读书!”
“殿下,张真人求见!”
“关于勋贵的事!”
朱元璋敲着桌子,让两个儿子给点意见那。
朱樉知道锦衣卫早就将事情记下了,也不用他复述,只是无声点头。
朱樉见到张异,毫不留情讽刺他,这种善意的讽刺,不会让张异觉得刺耳,反而多了一丝亲近。
来吸收新的血液……”
张异变态的记忆力,足以让他在学习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算好。
他不懂军事,也绝不在不熟悉的事情上指点江山。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泄气,张异的军事的学习能力,堪比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