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

第283章 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

清明前后那几场大战,毫无疑问是今年大明最大的胜利之一。

海防问题,从元末开始一直困扰沿海百姓。

元也好,如今的大明也罢。

都没有真正如此大规模的杀过倭寇。

此消息传回来,那些利用僧道问题逼宫的百官都暂时放弃这个问题,彻底陷入狂欢。

一系列战争,有将近一万的倭寇葬身或者被俘虏。

至少今年之内,甚至未来几年。

都能大幅度减少倭寇侵扰大明边境。

老朱一开始确实很高兴。

这场战争带来的一个重大的战果就是,沿海百姓,尤其是山东沿海的百姓,对大明军队和朝廷的认可度快速提升。

原本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去安抚的民心,一场战争给加速了进程。

更不用说,玄武军的首胜,玄武大炮的杨威,都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甚至还喝了一些小酒。

只是随着检校的详细报告出来,老朱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这侵扰胶州的百姓,起码有三成是我华夏人……

其中蒙古人一,色目人半成,其余全是汉人!

俘虏百姓中,汉人也占据三成!

俘虏汉人中,操持福建口音者、吴地口音者过半……

又,苏州府……”

朱元璋念着检校送上来的报告,一股怒火从心头冲起。

朱标能感受到,环绕在御书房中的杀气。

他明白皇帝的杀机在哪,劝说道:

“父亲,那些侵扰海防的海盗中,虽然也有我华夏子民,但儿臣估摸着,这大概还是以方国珍,张士诚的旧部居多!

父皇也该明白,当初您放走不少这种人,他们流亡海外,对我大明有怨气。

且您这些年在江南的做法,更加重了当地百姓的怨愤。

这些人没了根基,在海上兴风作浪是正常之事!

咱们把人抓住了,按照法律制裁就是……”

朱元璋回头瞪了朱标一眼:

“就你会和稀泥?这些人里边,有多少是张士诚旧部,有多少是地方上的富户养寇自重,你也心知肚明!

朕让检校控制着这些人,可检校毕竟没有执法权!

朕很好奇,如果这些人带回应天,会有多少人睡不着?”

朱标闻言,叹息。

他虽然想要安慰朱元璋,可也明白父皇并非能轻易忽悠之人。

如果说这场大战,是大明前所未有的胜利,那有人欢欣鼓舞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暗自担心。

元末,江南各地豪强地主养寇自重,海上的贸易是做得风生水起。

这乱世,养一些兵马乃是自然而然之事。

王朝兴替,各路神仙起兵造反,一番厮杀下来,朱元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他豪强的势力自然也被他瓦解。

在陆地上,皇帝能清除的隐患已经清除了。,

可这大海上,沿海的地主豪强们养的兵马,却因为远离王朝兴替战争保留了下来。

等新朝建立了,这些人一边继续在海上做着贸易,攫取大量的财富。

他们养的那些人,许多人有时候也不介意做下强盗。

虽然这并非倭寇的主流,可也表明了一些问题。

那就是倭寇作乱,其实有不少内奸在跟那些倭寇里应外合。

这些江南富户,他们在乡里铸高墙,养乡兵。

就算有倭寇侵扰,他们的损失也是最低。

可任由这种情况泛滥下去,最终受苦的,还是沿海的百姓。

这些人等海盗撤去之后,说不定还能占据那些因为肆虐无主的土地。

他们在大明的土地上,是乡绅,是大善人。

在海上,他们养的人替他们完成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不对,也许那些士绅未必亲自指挥那些人,但就算他们对那些人失去了控制,依然不能洗刷他们身上的罪孽。

“这些人逃税,他们的财富是依托我华夏的土地攫取的,却不曾给朝廷纳税一分一毫!

这也就算了,他们反过来洗劫百姓,那就不要怪朕手下无情了!

他们身上的的每个铜钱,都是血淋淋的……”

朱元璋说不下去了,他深吸一口气,道:

“总而言之,朕会去信胶州,苏州……

让人将这些人全部带到京城!

倭寇就不用带了,让人就地,在百姓的见证下,全部给杀了……

清明虽然已过,这些人的人头,却可以祭天!”

“嗯!”

朱标亲自给父亲拟旨,送往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