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倒是打听到了,但大娘也把他祖宗十八代都摸清了。
甚至还险些给他介绍了个媳妇儿!
这次他吸取教训,找了位大爷打探消息。
没想到,大爷也不好惹啊!
“大爷,我想问的不是供销社,您懂的吧?”段文清压低了声音问。
大爷了然地“哦”了一声,“懂,黑市嘛,那你可来得不巧,这几天风声紧,黑市都好久没开了。”
前文也说过,这几年对农副产品和个人手工作坊制品的交易限制并不严苛。
买卖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在集市里正大光明进行的。
所以现在的黑市,比十几年后的黑市,更加名副其实。
里头的交易物千奇百怪,大多是违禁品,并非以农副产品为主。
而且黑市也不是天天有,隔三差五一次,还弄得跟做贼似的。
要说风声紧,那是天天都紧着呢,不存在哪段时间风声紧的说法。
段文清听出了问题,追问道:“风声紧?为什么会风声紧?”
这问题可算挠到了大爷的痒处,他巴拉巴拉的把“纺织厂女工遇害案”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一些以讹传讹而来的猎奇传闻。
但在大爷颠三倒四的赘述中,段文清也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如黑市李老三。
这个人以及与之相关的间接证据,之前曾少康给他讲案子时,一个字也没提过。
是查证后不属实,还是对案件毫无用处?
又或者,另有隐情?
段文清若有所思。
第二天,五月十四,老祝家双喜临门。
第一喜是小二房搬家。这个年代的土砖房子,只要干透了就能住人。
材料都是原生态的,绿色环保,完全不存在安全隐患。
新房子昨天便安装好了门窗,老祝家的人又帮忙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干净了。
如果不是下午和晚上搬家不吉利,小二房的人真恨不得昨天就搬进新房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