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4章 猎罪图鉴301

还有对比下,沈翊老师沿用了沈翊的笔法模仿了沈翊的画作。

“虽然续作并非完美,但学界一般认为,一些人物的结局走向,还是比较符合曹雪芹在前文中留下的各种伏笔。再比如探春远嫁,迎春被糟蹋,惜春为尼,妙玉被玷污,这些主要人物的结局基本符合前面的设计安排。不过后世续中也存在着明显不合情理之处,最大的错误是安排了一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兴的结局。这不符合曹雪芹落了情,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设定。”

“另一处颇受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还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这一安排与前文宝玉半生潦倒,无一技之长的设定相左。对于这些明显不合理的曲线,俞平伯认为也不能过分苛责作者。从总体来看,作者续写时态度审慎,处处小心,尽量循着前文的线索给众人设计了较为妥帖的结局,俞平伯称赞这是,宁失之拘逆而不敢失之杜撰,可谓用心良苦。”

宝儿基于了沈翊老师极高的评价,用俞平伯的口,把这件事的整日换了一个方向。

其结果确实影响不好,但是如果只看艺术性质呢?

现代人啊,对于艺术家的理解过于庸俗化了。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容于世的,为何艺术家都是死后才出名?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人活着就是可再生资源啊。只有死了才有真正的价值!

可这样的价值,往往就是真的违背了艺术本身。

“如果说后四十回在情理上还算符合原著之意,那么在文笔方面和原著就是天壤之别了。”宝儿还是讲到了最重要的关键点。

假的终归是假的,赝品终究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