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这件事除了当晚羞愤的蒙头,并没有对童谣的产生什么别的影响。
反正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被杨子昂拒绝了。不,应该说,反正这也就是杨子昂拒绝她的无数次中的一次而已。
杨子昂、周婉言和童谣的父母,是学生时期的好友,也是成年后的牌友。
当然,更重要的是后面那半句。
在三家就住在一门之隔,连物业都是同一个公司的前后两个小区的客观基础下。
牌友这种“坚韧不移”的友情使得这三人在年幼时几乎保持着每星期一次的见面频率。
童谣记得自己第一次被杨子昂拒绝是在五岁。
这不是说五岁前就没有被拒绝过,只是她根本记不起五岁以前的事情了。
有一天,妈妈的好友从国外旅游回来,带回来一块意大利的巧克力。
那位阿姨在送给童谣的时候向她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吃那种巧克力的感受。
童谣虽然转头就忘记了阿姨到底说了什么,但那块巧克力是特好吃的这点,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杨子昂从小就长得好看,童谣那时候就有被他颜值迷惑的迹象。
她在幼儿园盼着星期六,每天放学回家都看一眼那块巧克力,然后努力忍住想着一定要等到和杨子昂一起吃。
终于到周六,五岁的童谣牵着妈妈的手走进杨子昂的家里。
一看见他就跑过去,拿出那块巧克力说,“子昂哥哥,这巧克力特别好吃哦。我们一起吃吧!”
“不要。”
“为什么?”
“就是不要。”
“真的很好吃哦。”
“我不要。”
七岁的杨子昂拒绝得很彻底,童谣记得自己好像哭了,大人们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只好胡乱地哄了哄她。
她缓过劲来,和周婉言一人一半吃了,阿姨没有骗人,是真的很好味。
童谣气愤地想,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脾气差得要死。
哼!朝着杨子昂摆鬼脸。
“超好吃!想吃吧?不给了!”
等到童谣刚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学前又一次的家庭聚会。
杨子昂的妈妈牵着她的手走到他面前说,“小妹妹以后和你念一个学校,她还很小自己回家会不安全,你放学要等她,和她一起回来哦。”
接着就听见了洪亮地一声,“不要!”
童谣吸取了五岁的教训,这次杨子昂才刚说出“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