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一的领导班子会议照常进行,李建平跟侯正德经过一个礼拜的调整似乎回过神来了,精气神也好了很多。
会上李建平询问了河道开垦的情况,着重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问题,并表示养殖基地的事已经报到县里去,县里也表示给予足够的支持。
当然,是精神上支持,后续的工作还是要安水乡自己来做。
“杨飞同志,关于养殖基地的项目,还要你来统筹,多辛苦,多带带队伍,如果能把养殖基地的项目落实,这对我们安水乡来说是一件大事。”
“政策上面可以多倾斜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一才有二,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好这个头,我相信接下来就会顺利的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要抓抓紧,争取在年前就把大量的鱼塘承包出去,这样,也能快速的增加财政收入,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年初,就可以把路修起来了。”
李建平憧憬道:“对了,服装厂应该是有些盈利的吧?加上卖沙石的钱和鱼塘承包的钱,应该够我们把乡道好好修整一番了。”
“乡道?”
杨飞和张海峰对视了一眼。
李建平点头道:“是啊,咱们乡道已经烂了,这条路是我们安水乡的门面呐,如果想要招商引资,让人家生意人过来看到我们的乡道烂成那样像什么话?我们要尽快把乡道的路修一修,这样起码人家还能留下来多看一看。”
张海峰皱眉道:“那村里的路怎么办?这后期想要搞养殖基地,沙塘全在三爻村和岗北村那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你让他们怎么出来?”
侯正德反驳道:“不是还有水路吗?河道挖出来是干嘛的?走水路还能更方便一些,不是吗?李书记说了,乡道是我们安水乡的门面,就跟你去一家饭店吃饭,如果这个饭店脏乱差的环境,你还会进去吗?你起码得先让人进来吧!”
杨飞开口道:“如果只是水路,会对那些鱼贩子的销路有不小的影响,而且,我们把鱼塘承包出去,肯定是要答应人家尽快的修一条主干道出来,方便人家运输,如果让人家知道我们的钱要花在乡道上,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过来?”
“乡道的路虽然有点烂,但是也不是不能用,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后期乡里有了钱再修也不迟。”
李建平道:“杨飞同志,作为乡里领导班子的一员,你考虑问题太过片面了,你不能只看养殖基地的发展,想要让乡里头发展起来,带动就业,光靠一个养殖基地就行了?如果乡道修好了,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工厂过来啊,也能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