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刘备真正的危难,来了!

李傕暴怒。

淦!

赵云这小子,不讲武德!

见实在是没有机会,只好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这次,董天再要撤退,在无一人有任何意见。

大军朝着西凉军营地的方向缓缓走去。

半路上,张辽对着董天道:“大将军,如今刘备、关羽几乎可以确定不在城中。”

“我们不如在今夜突袭下邳城。”

“或可一战功成!”

突袭下邳?

张辽的这个建议很快便引起了在场所有武将的注意力.

这个计策好!

第一刘备、关羽不在城中。

这是根据之前贾诩的推断得出的。

第二他们奔袭数日今日刚到,白日又去下邳城叫阵过一次。

按照兵法上来说,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军。

最应该做的是休整,恢复体力。

谁又能想到他们竟然会在夜里突袭?

有无心算有心,他们获胜的几率很大!

在场的几位武将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之人。

这些东西并不难理解。

是以只要稍微一想,就算不能全懂,多少也能懂得些。

于是立马纷纷呼应,表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董天却是微微摇头道:“不可。”

“为何啊?”

“大将军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一众武将都有些不解。

董天解释道:“今日我看那下邳城高三丈,宽两丈,三面环泗水。”

“着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城池。”

“而且,下邳城内的守军,从我们出现后不过多久便已经完成了集结,一个个训练有素,反应极快。”

“更何况下邳城还有那赵云镇守。”

“突袭这样的城池是不会建功的。”

张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之前,他便已经猜到了董天前来是一定有什么目的的。

但是什么目的,他却不能确定。

直到现在,听到董天一字一句地全盘托出。

他才懂了。

原来,不过是一次简简单单的试探。

董天就已经得出了这么多的结论。

相比之下,自己突袭下邳的决议就有些太过肤浅了。

大将军果真是大将军。

自己比起来还是差得远呐。

吕布、高顺等闻言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张辽说得有理。

可以突袭。

大将军说的也有理,不能突袭。

现在的结论是不能突袭。

可是……又该如何呢?

就如同董天所说的那般。

下邳城高三丈,厚两丈,三面环泗水。

这根本就是一个铜墙铁壁啊!

而且,由于护城河的存在。

挖地道这种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突袭也不可。

意思是……他们只能强攻?!

可强攻要付出的代价……

“大将军,不知道你可有破城的计策?”

张辽问道。

董天半眯着眼,思忖了片刻缓缓道:“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本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现在这似乎已经是我们唯一的法子了。”

其实,在他的心里并非不知道在历史上曹操是如何攻破吕布的下邳的。

只是那等计策太过狠辣,有伤天和。

除非确定没有其他的办法,他是不愿用那等狠辣的计策的。

听到董天也没有别的计策,众将都也不再多说什么。

待大军一路回到军营时。

在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大片营地,绵延起来恐怕能有数十里。

董天派人将贾诩请了过来,商讨计策。

现如今,在军中若是还有一个人能解决西凉军所面临的困境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贾诩。

这位在历史上被称为毒士!

在这一世也曾为董天排除过无数难题的三国时期第一等的谋士!

贾诩来到营帐之内,简单地行过礼之后。

董天便向贾诩说明了这一次去下邳的所见所闻。

贾诩听闻之后,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大将军,我有一计,可破下邳。”

“只是……我猜大将军恐怕不会用啊。”

“只要能破城,大将军怎会不用!”

“贾诩先生,您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一众武将听到贾诩竟然真的有计策,一个个都显得有些急不可耐。

这座在他们甚至是董天看来无懈可击的城池,贾诩要用什么计策攻破它!

董天抬起眸子,看着贾诩。

“文和,你说的是……水攻?”

听到贾诩的话,他的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了答案。

“然也。”

“大将军原来也已经想到了。”

贾诩淡淡一笑道:“下邳城高三丈,厚两丈,本就已经是这天下第一等难以攻破的城池。”

“再加上其三面环泗水,更让其显得无懈可击。”

“但是,这一次我正要利用这一点来攻破下邳城!”

说到这里贾诩略微顿了顿,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李傕、郭汜、华雄等好不容易听到了要如何破城。

贾诩却又忽然不说了。

这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贾诩先生,你倒是说啊,如何破城?”

华雄有些焦急地道。

只有张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已经从董天提到了水攻,再到贾诩提到的下邳城三面环泗水中隐隐想到了些什么。

贾诩一只手负在身后,淡然道:“我之计谋,蓄水筑坝,水淹下邳!”

此言一出。

营帐之中的所有人都眼眸为之一亮!

是了!

既然下邳城三面环泗水,修有护城河。

那么护城河就一定会有源头。

他们只要找到源头,如同贾诩所言蓄水筑坝。

现在可正是雨季,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蓄得不知道多少水。

下邳城便是再坚固,还能挡得住大水?

营帐之中,众将大喜!

好一个水淹下邳!

妙计妙计!

“贾诩先生此计定可攻破下邳!”

张辽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李傕、郭汜等更是嚷嚷着现在就要去寻找水源,修筑河坝。

贾诩却是将目光一直放在董天的身上。

“大将军,不知你以为此计可行否?”

“可行。”

“但是我不愿。”

董天淡淡地道。

对这个答案。

贾诩并不以为。

因为早在一开始的时候,董天就已经说出了水攻这两个字。

可见董天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这个计谋。

但是却没有说。

显然,董天是不想用这个计谋的。

贾诩猜到了。

但西凉众将却是一脸的问号。

?????

这么好的计谋为何不用呢?

难道还有比水攻更好的计谋?

大将军究竟在想什么?

就连张辽也是眼神一暗,有些不解。

董天看见众将一脸的疑惑,开口解释道:“此计虽好,但大水无情。”

“不止会让城中的数万军士身死,还会伤及城内无数无辜的百姓。”

“此计有伤天和,是以,我不愿用此计。”.

自西凉军来到洛阳以来。

董天所施展的政策虽也说不上是多么好的仁政。

但大多也是与民为善.

尤其是近两年来,还因为民间饥荒。

董天公开募捐一事,获得了一众百姓的叫好、支持。

别的地方暂且不说,起码在司隶、并州、益州、西凉这些地方来说,百姓对于董天还是十分感激的。

可是现在,他若是为了拿下下邳而用水攻,置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

那他之前数年以来在百姓的心中留下的印象也就完全被付之一炬。

而董天始终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这样的计策他不愿用。

张辽皱着眉头,董天所说的话确实是水淹下邳唯一不利的一面。

可如若不用此计,他们便只能用强攻了。

这样的代价会不会有些太大了……

真的值得么?

他的内心里有些困顿。

诚然,他的出身也算不上有多高。

他也应该去代表更多百姓的利益。

可是若是他站在董天的位置上,极大概率他会选择水淹下邳吧。

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最轻松的方式拿下下邳城!

虽然因此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也因此受难。

但既然是打仗,又哪里有不死人的。

下邳的百姓不死,他手下的将士就要死。

总是要有个选择的。

张辽敢肯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留住自己的兵卒,让百姓去死。

毕竟,在这个时代,百姓的命比草还要贱。

但,董天却不愿!

贾诩看向董天的脸上平静中又带着一丝欣慰。

有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在战场上更不能顾及这么多。

为了一些无足轻重的百姓而放弃这么好的策略。

在许多人看来是非常不智的。

但是,贾诩却认为董天这样做很好。

这个时代把人命视为草芥的人太多了。

这世上多少还是该有些人情味的。

李傕、郭汜、华雄对此则所有些可惜,却不意外。

他们追随董天多年,对董天的脾气最是了解。

对敌人,董天是杀伐果断,冷酷无情,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残忍。

就像之前对付四世三公的袁家,说杀就杀。

说灭满门就要灭满门,一个也不能少。

上至六、七十岁的老翁,下到刚刚咿呀学语的幼童。

一家人齐齐整整。

一个都不留。

再说对匈奴、对羌人。

数万,甚至是十万人。

一句话的事,说杀就杀,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可是对身边的部下,对自己的兵卒,对天下的百姓。

董天冷酷的外表下又是极为仁慈、友善的。

所以,他才会放着轻而易举就可以拿下下邳不做,非要去找其他注定会更艰难的路。

“我意已决。”

“三日之后,待攻城器械到了,强攻下邳!”

董天一挥手,下了最后的决断。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