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开义的难题

高不凡长长叹了一口气:“燕厂长,我在光子市担任主管时,曾到过一些落后的山区,那里的人可没有感激心理,一旦人活不下去时任何极端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那也没有关系,等医药工厂建好了,咱们加强安保力量就好了。”

燕厂长奉行先礼后兵的策略,反正他们已经很客气地和周围村民打了招呼,如果他们这么不厚道,也就没有必要与他们客气了。

然而在宋晓棠看来,燕厂长和高不凡都有些杞人忧天了。

村民未来会不会再来生事端,确实是隐患,不过既然村民们是因为贫穷才会作乱,那只要解决贫穷的问题不就好了吗?

“以后红酒工厂、医药工厂就重点招募村民吧,筛选一下招募些品质优良的年轻村民,只要能解决失业率,提升他们经济基础,带动村民富裕,根源性的问题也就能解决呢。”

大家听了宋晓棠的话,连连点头觉得有道理,不过村民的隐患还是未来的事,现在还不值得担心。

现在要担心的是机械生产的问题,医药工厂已经交给迪亚拉集团来进行兴建,半年内就能建设好。按照宋晓棠的规划,一旦工厂建设好的同时,设备、人员也需要到位。

人员也还好,高级的医学、机械人才能在京市中心和附近高端院校来招募。如果是单纯的劳动力就能在附近村民招募,人力资源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流水线设备,这一方面也是交给李开义来负责的。

作为梅立国知名的医药制造业专家,李开义除了有专业的知识外,还有广阔的人脉。正常情况下李开义会在梅立国的设备厂商里进行下单,再通过海运、航运的方式运载到京市这里进行安装。

然而最近李开义和梅立国的厂商联系,却遭遇到恶意涨价的问题。

梅立国的医药设备厂商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豺狼,他们嗅到从李开义身上能赚到大把的金钱于是就开始狮子大开口。

建造医药制造的流水线,其使用的零件众多,低端的零件还能在国内寻找替代品,但高端的零件只能在西方发达市场里进行采购。

此时李开义就和宋晓棠商量着这个问题,并给出了宋晓棠解决办法。

“宋小姐,要么我们只能进行溢价购买,虽然我不支持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