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余音和郑旦在天明时出发,出了宛城后很快到达方城,方城即楚长城,主要是作为防御北方诸国的屏障而建立。
方城材料以土石为材料建造,石为干垒石,没有石料的地方才用泥土夯筑而成。
整个结构结合山丘河流谷口等地形,建立起多处城关,城关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整体看起来分为东中西三段,呈拱门形,长达几百公里。
余音两人在到达宛城之前已见过西线部分,此时要去的叶邑却是方城东段之外。
按位置区分是邓县东北方向是宛城,宛城东北方向是叶邑,叶邑是叶公的封邑。
叶公之父沈尹戍在十多年前吴国伐楚时,因当时令尹囊瓦拖后腿,导致他带领的楚师陷入苦战,自感对不起楚王,自刎而死。
但沈尹戍在猪队友囊瓦拖后腿的情况下,仍然多次立功。
楚王熊壬复国后看在叶公沈诸梁父亲有功于国,为国壮烈的份上,把二十多岁的叶公分封于方城之外的叶邑,管理蔡国移民。
避过多处有士兵驻防的城关后,余音两人终于到达叶邑。
余音知道叶邑是因为叶公好龙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说叶公表面上喜欢龙,实际上并不是,以此讽刺叶公是伪君子。
前世时余音作为写手,对历史一知半解,但对于各种神神怪怪的传说,神话野史却多有了解。
她在查资料时才知道这个典故是汉代刘向抹黑叶公而捏造出来的,刘向尊崇儒家理念,而叶公却倾向于道家思想。
据考证,叶公所画之龙实为水利工程图。
又因孔子曾专门从蔡国到叶邑和叶公论政,初时两人相谈甚欢,但在和叶公讨论关于正直的问题时,两人观点截然不同。
这个问题是父亲偷羊,儿子怎样做才算正直。
叶公认为儿子揭发父亲,就是正直。
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源自周礼,而周朝的立法和司法核心原则是亲亲尊尊,要求父慈子孝。
继承并发扬了周礼的孔子认为应该亲亲相隐,为尊者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孔子来时是想让叶公代为引荐给楚王,没想到两人之间的理念冲突让叶公对孔子的学说失去兴趣。